image
20250326張珈睿/台北報導

PUF夯 力旺受惠量子運算掘起

資安問題嚴峻、市場成長需求龐大

 物理不可仿製功能(PUF)技術憑藉獨特的「晶片指紋」特性,正重塑安全邊界,台系矽智財業者力旺(3529)作為該領域全球領導者,通過創新的NeoPUF技術,引領晶片安全技術變革;力旺董事長徐清祥指出,量子電腦可在短時間內破解現行多數之加密標準,PUF-based solutions更顯得重要。國際晶片大廠如輝達、英飛凌、德州儀器和英特爾等陸續於產品中導入PUF技術,市場成長需求龐大。

 AI浪潮席捲全球的時代,隨著物聯網、人工智慧和5G技術的迅猛發展,資訊安全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傳統安全技術依賴將金鑰儲存在非揮發性記憶體(NVM)或一次性儲存元件(OTP)中,除成本高昂外,在面臨逆向工程等威脅時顯得脆弱;另外,量子電腦帶來的顛覆性改變,在破譯密碼上將對現行資料基礎設施安全造成非常大的隱患。

 力旺針對後量子密碼學(PQC)推出相對應IP,PUF為提供PQC密鑰的理想解決方案。徐清祥進一步解釋,PUF可以高效生成PQC所需的長密鑰,用來防禦量子運算威脅;抵抗量子攻擊外,加密系統還必須包含抗攻擊功能,以保護演算法中的密鑰及加密資料免受物理攻擊。

 換言之,力旺的NeoPUF技術,可以產生很長的亂數,達到幾個megabits,並且能作為密鑰;由於PQC所需要的金鑰長度為一般傳統之20~60倍,NeoPUF提供高品質的金鑰,使加密系統更安全。

 為因應後量子世界,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持續帶頭開發能夠抵禦量子運算攻擊的新型加密標準。國際晶片大廠也開始在產品中內置PUF技術,為高性能運算、自動駕駛等關鍵應用場景提升數據安全性。據悉包括輝達、英飛凌、德州儀器及英特爾等業者,都將PUF整合至核心產品中。如英特爾多數的CPU已內建PUF晶片,不僅提升安全性,更為硬體生態系統安全防護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