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326黃欣/綜合報導

李開復:中美AI差距收窄至3個月

 前谷歌大中華區總裁、知名風投企業家兼零一萬物創辦人李開復25日表示,由於DeepSeek等中國人工智能(AI)企業找到高效利用晶片及演算法的方法,中美兩國在某些AI領域發展的差距已從超過半年收窄至3個月。

 美國近年對中國大陸高科技施加多輪出口技術限制,市場認為中國大陸AI發展受限。但DeepSeek的問世,用成熟製程晶片以及低成本來開發,震撼全球AI行業。綜合港媒報導,李開復認為,DeepSeek反映中國大陸在基建軟體工程已具備國際實力。

 李開復進一步分析,先前市場認為中美在AI全領域的差距至少6至9個月。但現在普遍認為,中美在一些核心技術的差距已收窄至僅3個月,甚至在一些特定領域更已超越美國。

 李開復指出,美國對中國大陸的半導體制裁是「雙面刃」,即使對中國大陸帶來短期挑戰,但亦迫使中國企業積極創新以突破限制,並激勵自行開發演算法。

 李開復表示,DeepSeek的成功,除了證明中國大陸未落後美國,也可看出AI的最終勝利者一定是開源,閉源很難有發展。

 不過李開復也說,DeepSeek的發展也面臨三大挑戰:分別是部署難、應用難、定製難。他解釋,即便很多企業想採用DeepSeek的AI大模型,但實際使用才發現全面部署所費不貲,加上很多企業來自傳產行業,對IT與科技領域不熟悉,部署相當吃力。

 應用難則是模型需要很多底層技術再進行系統加工,這對很多企業也是一大工程。加上還要對接企業的數據庫等資訊,都成為行業急需解決的問題。至於定制難,每一次微調AI模型都要做強化學習,甚至要加一些行業數據,而通用開源基本模型難以理解行業場景,造成「隔行如隔山」,成為AI大模型發展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