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數據業CRIF 25日指出,台灣金融業規模不足,連最大金控的總資產也擠不進全球總資產前50大銀行名單,前兩大的國泰金和富邦金合併才勉強跨過新台幣22.5兆元的最低門檻。基於政府望打造台灣成為亞州資產管理中心,可藉台新與新光金控「新新併」的契機,促使台灣金融業與主管機關共同探討提升本土業者在全球金融市場的競爭力,以因應未來更多挑戰。
CRIF指出,台灣金融業有很好的基礎,但明顯受限於國內市場規模。3月以來陸續有永豐金控合併京城銀行、玉山金控併購保德信投信的好消息傳出,似乎又激起台灣金融業併購新一波的熱潮,實際上除了「新新併」仍在等待金管會最後拍板,多數金控業與中小型金融業的合併案,對整體金控現況的影響有限。
CRIF強調,台灣金控業的本位主義,其實忽略了全球金融業「數大就是美」的趨勢,台灣金控業若各自為政,將會喪失在全球金融場的立足點。
根據統計,全球總資產前50大銀行名單上的銀行總資產,單一家至少要8,000億美元、約新台幣22.5兆元才能擠進名單,CRIF估算台灣金控的資產,國泰金控去年底總資產接近13.8兆元,若是國泰金控加上富邦金控的總資產合計約25兆8,345億元。以全球總資產前50大銀行的獲利情況來看,入榜門檻是新台幣2,100億元以上,富邦金控去年獲利1,508億元,去年富邦金控加國泰金控的獲利約2,610億元,都只有小幅越過最低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