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人工智慧(AI)成長動能持續,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陳淑姿24日赴立法院進行業務報告時表示,我國在地產業供應鏈完整且深具優勢,可望持續推升出口動能,內需方面,廠商擴充產能將支撐國內投資成長,加上就業市場穩健,預測2025年經濟成長3.14%。
不過,面對電價審議委員會預定本周舉行,電價調漲可能推動物價全面攀升,陳淑姿坦言,原則上,如果併同考量漲電價及其他因素,CPI年增率可能超過2%;因台電尚未確定是否漲電價,主計總處2月底預測CPI年增率為1.94%,並未納入電價調漲因素。
陳淑姿說明,主計總處調查物價共有340幾個項目,其中17項與民生、重要物資相關,而立委關注的外食費的確比較偏高。根據主計總處統計,2025年1月CPI年增率為2.66%,2月為1.58%,是因為農曆春節所致。
回顧2024年經濟表現,陳淑姿表示,去年第四季經濟成長率(yoy)為2.9%,主因AI應用以及資通訊產品需求持續熱絡,輸出實質成長8.90%;資本形成隨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強勁,企業投資力道續強,實質成長19.20%。2024年經濟成長率為4.59%,高於新加坡4.4%、香港2.5%及南韓2.0%,亦高於全球的平均2.8%。
展望2025年,陳淑姿分析,根據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3月預測,雖然美國接連推出加徵關稅措施,但可能因啟動協商而暫緩或縮小範圍,目前評估實際政策力道對各國經濟衝擊尚屬有限,全球經濟平穩成長2.6%,較去年2.8%略緩,但不確定性升高。
陳淑姿表示,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本年世界貿易量成長率3.2%,略低於去年的3.4%,不過,考量AI技術及相關應用加速擴展,算力需求仍殷,可望持續推升出口動能;內需則因半導體廠商持續擴充先進製程及高階封測產能,以及航空業者因應跨境旅遊及貨運需求增購航空器,可支撐國內投資成長。
至於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25日是否將拍板延長大宗物資降稅措施,陳淑姿說明,將一併考量國際整體情勢、電價調漲的可能性,以及房租、外食費漲幅偏高等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