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提給立法院經委會的業務報告指出,2025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可望高於3%,經濟表現續呈穩健,受惠的三大因素為:一、國際AI商機持續暢旺,出口及生產成長力道可望延續,二、半導體業者積極擴充產能和投資先進製程挹注民間投資,三、勞動市場穩定與國人薪資調升等,有助維繫內需消費動能。
值得注意的是,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對川普關稅帶來的極不確定,用了兩個「非常小心」來形容政府的因應。
而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領軍密集會商,持續擬定各套劇本因應,他表示,4月份將會是最關鍵的時間點,若不確定因素都出現負面情況,將影響到全年的景氣。
美國總統川普揚言4月祭出對等關稅,對台灣而言,劉鏡清表示,半導體的機率最大,在美國有工廠的業者表示,將會從美國出貨,以避開關稅的壓力。
他說,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可能影響AI相關的後續訂單,加上全球地緣政治衝突、債務危機及氣候變遷風險加劇等,政府審慎規劃因應對策,出口部分,怎麼降低成本,如運費、保險,稅負或是其他方面可否有補助的部分,再依據產業別及實際狀況,提出對應措施。
依據國發會的報告,源自AI相關的高度需求,經濟成長率不僅創下十年來次佳,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亦締造十年來新高,美國成為台灣第一大海外市場。2025年商品出口規模將達5,086億美元,為歷年最佳,年增7.08%,但整體表現仍將面臨美國關稅政策走向與各國回應,及傳產貨類受國際間產能過剩壓力牽制等不確定因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