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天然氣貿易可能成為新一輪交鋒焦點。中國日前公布對美國能源加徵關稅的政策開始發酵,截至3月18日,中國已經40天沒有從美國進口LNG,創下近兩年來最長的中斷時間,而中國買家也正轉向澳洲等國購買液化天然氣(LNG)。
綜合外媒18日報導,為了反制美國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徵關稅,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日前公布,對原產於美洲原油、LNG、煤炭等部分進口商品分別加徵10%、15%、15%的關稅,自2月10日起生效。其中,原產於美國原油、LNG是本次被加徵關稅產品中,貿易金額最大的兩類產品。
數據顯示,中國暫停從美國進口LNG已長達40天,創下從2023年6月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商品分析公司Kpler船舶追蹤資料亦顯示,目前沒有任何美國LNG運往中國。許多貿易商被迫將貨物轉移到其他地方,以避免中國對美國超冷凍燃料徵收關稅。
美國和中國分別為全球最大LNG出口國和進口國,但在貿易戰影響下,兩國天然氣貿易正在脫鉤。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自美國的LNG進口量為415.8萬噸,占全部LNG進口量的5.4%,僅占中國整體天然氣供應的1.3%,在中國進口LNG供應國裡排名第五位。
另據中國能源報引述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祕書長彭澎表示,中國天然氣的供應管道多元化,並不單一依賴於美國。與此同時,中國亦致力於提高國內天然氣的產量,以強化能源安全保障。
隨著中澳關係改善,中國正尋求分散風險,加大對澳洲的天然氣進口。澳洲最大石油及天然氣公司伍德塞德能源(Woodside Energy)17日宣布,和中國華潤燃氣公司簽署長期LNG銷售協議,自2027年起,伍德賽德將在15年內每年供應約60萬噸LNG。
外媒指出,隨著雙邊關係改善,這是多年來中國和澳洲公司首次簽署定期LNG供應協議。伍德賽德能源表示,這是首次以獨立公司身分與中國客戶簽署長期銷售協議,也是華潤燃氣首次簽訂為期15年的LNG採購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