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政府近日在全國人大會議披露的政府工作報告顯示,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要確保年增5%左右。但國際投行摩根士丹利表示,因美國川普政府的關稅衝擊,加上房地產走弱及持續的通縮環境,大陸今年經濟增速或將從第二季開始再度走弱,GDP年增速或將下滑至4%以下。
路透12日報導,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邢自強在報告中指出,大陸政府的再通膨政策依然溫和,且仍以供給側為主,11日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人大、政協會議)雖宣布人民幣2兆元的財政擴張政策,但其中僅有約四分之一與消費相關,更加注重的是科創支持措施。
邢自強表示,雖然美國的關稅將抑制中國大陸出口,加劇產能過剩的壓力,但經歷過去幾年供應鏈重塑,得益於新的出口競爭力和出口市場,大陸目前可更好的因應貿易摩擦。
邢自強指出,中國大陸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舉足輕重,美國在一些關鍵領域仍然依賴中國大陸進口。中國大陸更擁有生產力優勢,出口複雜度較高、進口複雜度較低,中國大陸在相當多的複雜品類中占有較大的全球出口份額。
但他強調,美國的關稅措施比預想中來得快,而且中美重回類似第一階段貿易協定的門檻變得更高,且關稅升級風險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