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312文/張秉鳳

電動自行車業 今年重回成長軌道

庫存壓力減輕,及消費者對E-Bike接受度提升,已迎來新一輪結構性變革

 2025年全球電動自行車市場可望逐步走出疫情之後的產業調整期,回歸健康而且穩定的成長軌道。產業專家指出,儘管2022年至2024年間,由於供應鏈調整與市場需求回落,產業面臨一定壓力,但是隨著庫存壓力減輕,以及消費者對電動輔助自行車(E-Bike)接受度的提升,市場已經迎來新一輪結構性的變革。

 廠商專家認為,歐洲市場仍然將是E-Bike發展的核心區域,例如,荷蘭、比利時、德國等地的E-Bike滲透率已經突破5成。市場關注點已經從「產品普及」轉向「技術升級與智能化整合」,同時貨運電動自行車(Cargo E-Bike)等細分市場的崛起,為品牌與供應鏈帶來新的機會。

 北美市場則在價格競爭與法規調整的影響下,形成高端與入門級市場的分層,而中國大陸市場則因內需放緩,轉向技術輸出與產能外移,預料將進一步影響全球供應鏈布局。

 而台灣作為全球自行車供應鏈的重要基地,正處於產業轉型的關鍵時刻。過去以OEM(代工製造)為主的模式,正朝向「技術整合」以及「智能解決方案」轉型。

 對於台灣E-Bike供應鏈廠商而言,既是挑戰,也是一個重要的契機。三電系統整合業者-凱納公司指出,隨著全球市場對數位化與智能騎行體驗的需求提升,凱納除了提供電輔車的關鍵三電驅動系統,也透過打造軟體服務的Digi-Ecosystem數位生態系統,為品牌提供完整的軟硬體整合方案,確保在這場產業變革中保持競爭優勢。

 2025年將是E-Bike產業重新站穩腳步、邁入新階段的關鍵一年,E-Bike產業鏈廠商相信,市場雖然仍需時間消化過去幾年的波動,但是長期來看,E-Bike產業仍是全球交通與戶外運動領域最具成長潛力的市場,發展前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