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神山台積電2月合併營收達2,600.09億元,月減11.3%、年增43.1%,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及單月史上第五高紀錄,累計前2月營收達5,532.97億元,年增39.2%。
法人指出,元月底受到南台灣大地震影響,台積電第一季營收預期將趨近250億美元(以匯率1美元兌32.8元計算、約8,200億元)財測展望的低標,預估3月營收回升至2,668億元以上。
台積電日前宣布擴大在美投資千億美元,外資法人認為長期毛利率承壓,加上美國工人訴訟議題再度躍上檯面,10日股價跌破千元關卡、終場收998元,創近期波段新低。
台積電看好AI需求,董事長魏哲家日前強調,「做AI的客戶都全部來找台積電,所有的產能不夠,就是這麼簡單,不夠,就是那兩個字」。
台積電表示,今年營運展望不變,但在地震影響下,將於第一季認列扣除保險理賠後之相關地震損失約53億元。
法人指出,台積電第一季毛利率預計維持57%~59%,營業利益率介於46.5%~48.5%,AI及高效能運算需求將持續推動成長,2025年美元合併營收估將成長24%至26%;2024年至2029年之年複合成長率將接近2成。
台積電4日宣布擴大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總額達1,650億美元,計畫新增3座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廠及1座研發中心。法人預估,Fab 21 P2、P3廠時程可能提前至2027及2028年,然海外擴廠對毛利率影響約2%~3%,長期獲利承壓。美國建廠時程約3.75年, 較台灣約2.75年長,效率不如台灣成熟生態系,文化差異亦增添挑戰。
針對美國工人興訟涉嫌「反美」(Anti-American)歧視,台積電不評論訴訟中案件,強調對亞利桑那州3,000人團隊有信心,並表示新廠已在團隊努力下取得成功。法人認為,勞工權益的文化差異可能成為未來隱憂,影響在美投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