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家國銀搶攻高齡商機積極拓展「預開型信託」業務,信託公會指出,預開型信託自2021年開辦以來,受益人數與受託財產本金逐年增加,截至2024年第四季為止,受益人數已達9.8萬餘人,財產達241.22億餘元,均較2021年成長近5倍,顯見這觀念逐漸為民眾接受。
信託公會秘書長呂蕙容表示,目前國內有23家銀行辦理預開型信託,條件不一,以往民眾需要一一向信託業詢問,但信託公會今年已在網站中整合信託業承做預開型信託資訊,可一次看到各家預開型信託的承作門檻、信託財產種類、相關費用、資產管理運用方式等資訊。
民眾對安養信託的觀念,普遍是「要用時再來安排就好」,甚至覺得一把錢放進信託專戶、還沒啟用就要計算信託管理費,大幅降低做信託的意願。但預開型信託「未動用財產前減免信託管理費」的特色正好對症下藥,讓民眾更易接受信託,並養成把信託當成個人必備帳戶的習慣。
呂蕙容說明,預開型信託可讓民眾建立「預開型信託就是另個存款帳戶」的觀念,在未動用信託財產支付相關費用前,可享信託管理費減免優惠,也可讓財產多層保障,因此,自2021年預開型信託業開辦以來,受益人數與受託財產本金能快速成長。
預開型信託帳戶現在發展很多元,不但可為個人存款多層保障,在資產運用上也較一般帳戶多元,可包括基金或債券;有些「預開型信託」放在活存或定存就不收信託管理費;也有可當做累積財產的帳戶,累積期無投資運用則不收取,若有投資才收取。
根據信託公會調查,預開型信託簽約手續費自0元到3,000元不等;修約費自500元至2,000元不等;信託管理費則各家不同,自免收至依存入金額收取不同年率,各銀行條件不一,不同條件可有不同搭配,民眾可依自己需求挑選最適合的預開型信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