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研究院5日發布元月製造業景氣信號,整體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由2024年12月的13.68分,減少至今年1月的10.57分,減幅顯著、信號值創11個月來新低,影響燈號由代表景氣持平的綠燈,轉為低迷的黃藍燈。其中,亮出景氣藍燈產業的比重多達半數。
台經院指出,1月製造業景氣燈號回到低迷的黃藍燈,原因之一是農曆春節假期落於本月,縮短工作天數因素,傳產貨品亦提前於去年12月備貨,休假期長影響出口需求疲軟,外銷訂單及進口年增率出現由正轉負現象,連帶使得出口及生產指數年增率皆較上月數值明顯縮小,影響需求面及原物料投入面指標表現。
基於歷年的農曆春節落點不一,台經院長張建一認為,待1、2月的數據平均表現結果進行研判,才能掌握到較正確的景氣趨勢。春節因素也影響橡膠、塑膠製品產業,部分客戶提前在上年12月下單,致1月接單衰退逾2成,生產指數及出口亦出現雙位數年減幅,影響各項指標表現,1月該產業景氣燈號由代表持平的綠燈,罕見地再轉為衰退的藍燈。
對於2月份景氣的估測,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指出,各項經濟指標可能因去年2月適逢春節假期,在基期偏低下拉升製造業表現。不過,美國總統川普近期提出,要對所有進口商品實施對等關稅,引爆主要貿易夥伴國憂心,雖目前實際關稅措施未明,端視美國相關部門調查的結果,可預期的是未來美國進口關稅勢必提高,可能引發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再起,加劇全球經濟不確定性。
台經院指出,中國大陸已對美提出關稅報復措施,不過,3月4日起美國對來自中國進口品關稅稅率,已提高至20%,勢必影響中國出口動能,同時間中國大陸召開兩會,是否祭出新政策加速產業升級、帶動新一波需求等,是觀察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