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今年地方債發行火力全開。據數據公司Wind統計,今年前二個月,大陸全國發行地方債已達人民幣(下同)18,632.96億元,規模創近三年新高。隨著地方債放寬發行審批,加上「早發行、早使用」的背景下,專家預估第二、三季仍將保持發行高峰。
證券日報報導,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去年12月大陸國務院允許部分重要省市可開展專項債券「自審自發」試點以來,地方債發行速度和使用效率已明顯改善。加上各地加速推進存量隱性債務置換工作,地方債的加速發行,也有助於擴大有效投資、減輕地方財政壓力等。
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各地發行的新增專項債券規模達到5,967.85億元,占地方債券發行總量的32%,較2024年同期的4,033.7億元規模明顯擴大。從發行結構看,除新增專項債券規模占比較大外,今年前兩個月各地發行用於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的再融資專項債券規模達到了9,542.4億元,占地方債券發行總量高達51.2%。
展望後期,分析師認為,今年第二、三季將是地方債發行高峰。大陸券商國泰君安最新報告分析原因,一是部分區域專項債審批權下放後,各地需要安排專項略債專案的審核入庫工作。第二,若待第四季才發行專項債,要將資金落實到專案有其難度。
此外,溫彬預測,3月份地方債券發行將維持高位。截至2月末,已有22個省市公布3月份地方債發行計畫,其中新增地方債券規模為4,185億元。考慮到3月份地方債償還規模為996億元,在地方加速化債背景下,用於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的再融資專項債券還剩餘約10,458億元額度,有望在3月份集中發行。預計3月份地方債券總體發行規模在1.55兆元左右,比去年同期增加約9,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