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227楊淨淳/台北報導

熱錢大風吹 港股超車台股

大中華區資金移動受矚目… 加權指數26日上漲116點收23,402點;恒生指數26日大漲753點收23,787點

image
進一步觀察,今年以香港恒生指數上漲18.58%奪冠,居於全球主要指數第一名。圖/中新社
大中華區2/26股市表現與後市展望

 台灣加權指數26日上漲116點收23,402點,香港恒生指數更勝一籌、大漲753點收上23,787點,正式超越台股,大中華區資金移動備受矚目。法人表示,台、港股在美國課徵進口關稅的衝擊下,預估皆將呈現區間震盪整理格局,比價效應將持續發酵,台股中長線仍持正向看待。

 觀察去年的全球資金流向,外資總計賣超台股187.3億美元,不過台股在內資助攻下仍上漲28.47%,而從全球主要股票型ETF資金流向檢視,去年總計有1,309.1億美元流入中國大陸市場,陸港股主要指數在9月中之後由負翻正,且全年皆繳出一成以上漲幅表現。

 進一步觀察,今年以香港恒生指數上漲18.58%奪冠,居於全球主要指數第一名,台股則上漲1.60%、陸股0.85%,陸港股還具低基期優勢,使得大中華區資金動向備受市場矚目。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表示,兩岸三地面臨的最大變數皆為美國關稅執行走向與後續因應方式,預期台股與港股短期內可能仍然維持區間整理格局,分析港股本波上漲主要為DeepSeek問世、原物料族群受惠烏克蘭重建需求等兩大原因帶動,後續需關注3月初登場的大陸「兩會」是否會釋出更多激勵措施,以及俄烏戰爭結束的進度。

 此外,PGIM保德信大中華基金經理人陳舜津表示,美對自大陸進口商品加徵10%的關稅,券商預估將會對大陸出口成長整體將影響約1.2個百分點,反而在各國「搶出口」和貿易摩擦影響整體對沖下,今年大陸出口有望延續增長態勢。

 至於對人民幣的衝擊,預估將弱於2018年,由於大陸消費和製造企業過去幾年在供應鏈全球化的努力之下,市場已注意到海外生產、海外銷售和部分收入對大陸出口下降的影響,短期不確定性落地。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表示,港股後市表現具有三大利多加持:一、整理已久,基期相對低;二、政策利多:中國兩會即將召開,大陸拉抬科技股的決心強,而多檔陸股科技股皆在香港上市;三、外資回頭關注,資金逐步回流:近期多家國際投行紛從看空轉為看多。(相關新聞見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