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24日撰文分析,受惠於1月乘用車行業數據表現較好,加上今年的促消費政策取向以及未來環境變化,將今年乘用車零售預測上調至2,343萬輛,年增2%,較1月時預測增加7萬輛。但出口則因俄烏局勢不明影響,將全年乘用車出口預測下調至527萬輛,較1月預測減少3萬部。
界面新聞報導,崔東樹最新報告指出,預測2025年新能源乘用車批發1,565萬輛,增28%,預測總量較1月的預測值增加2萬輛。另,他預測2025年全國汽車批發量3,266萬輛,年增4%,預測總量較1月的預測值減少1萬輛。
乘聯會日前公布,2025年1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79.4萬輛處於歷史低位,年減12.1%。月減31.9%,也是僅次於2023年1月的41%降幅。儘管如此,上述數據仍優於乘聯會先前的預測,因此崔東樹上調了全年的乘用車零售預測總量。
至於出口方面,最新預測的2025年乘用車出口為527萬輛,雖年增10%,但較1月的預測值減少3萬輛。對此崔東樹指出,主要考慮到俄烏局勢的複雜性。過去由於西方制裁,很多國際汽車品牌退出俄羅斯市場,大陸車企迅速填補空缺。但若俄烏危機突然結束,西方汽車品牌重新進入俄羅斯,將加劇市場競爭,影響大陸車企的出口。
乘聯會先前公布的2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展望報告提到,隨著部分地區以舊換新政策的逐步推出,車市進入節後回暖週期。加上1月處於新政策公布前的過渡期、各地持續加碼推出補貼,預估2月車市主要依賴自身的需求恢復。
崔東樹認為,大陸2月乘用車市場銷量預計將保持穩步增長,新能源汽車將成為主要驅動力,傳統燃油車市場則繼續萎縮。政策支持、技術進步和消費升級將是推動市場發展的關鍵因素,減少對燃油車歧視性政策、實現油電同強,將成為穩定國內外車市銷售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