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通訊族群挾矽光子及光學共封裝光學(CPO, Co-Packaged Optics)題材,股價近二年紛翻倍,隨著全球光通訊需求爆發,業績面逐漸跟上。
市場法人分析,CPO技術可提升傳輸效率8倍,降低50%能耗,並提升算力至30倍,為未來光通訊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
輝達(NVIDIA)預計於2025年3月GTC大會展示最新GB300系列AI加速器,1.6T可插拔光收發模組引人注目;而輝達Rubin世代有望採用CPO(光學共封裝元件),其中以2027年Rubin Ultra首度採用機率高,業界高度期待CPO的應用。
光通訊廠商元月繳出亮眼營收,包括華星光、光聖、聯鈞、上詮、光環、聯亞、眾達-KY及波若威等,單月營收呈現年增。
其中,聯鈞1月營收達8.21億元,月減0.4%、年增94%。儘管適逢農曆春節假期影響工作天數,公司仍持續擴增新機台以滿足強勁訂單需求,使單月營收維持持平。
市場法人分析,根據該公司新機台進廠排程,預計2025年第二季單月營收將突破10億元,全年營收可望達百億元。
華星光1月營收3.25億元,月減7.6%、年增51%,主要成長動能來自DCI(數據中心互聯)規格升級及需求增加。該公司預期,CSP(雲端服務供應商)客戶將由一家增至三家,並規劃新廠以應對需求成長,該新廠最快將於2025年下半年投產、貢獻營收。
光聖1月營收達10.15億元,月減25%、年增301.8%,光聖從2024年下半年開始,美系數據中心客戶將帶來高成長需求,光聖的光被動產品線約占營收70%。
展望2025年,光聖指出,美系數據中心大廠需求樂觀,95%營收來自歐美,僅5%來自中國大陸。該公司光主動產品庫存也已逐漸去化完成,2025年將推出10G新產品,並轉型至低軌衛星、5G、車用市場,毛利率有望隨產能利用率提升。
上詮目前為台積電矽光子產業聯盟的合作夥伴。該公司的ReLFACon(Reflowable Lensed Fiber Array Connector,可耐回焊透鏡式光纖陣列連接器)產品因使用耐回焊及和半導體矽晶片膨脹係數匹配的材料製作,相較於傳統的光纖陣列連接器,可使CPO光學元件擁有更佳的穩定性,上詮已與多家IC設計廠進行相關產品驗證,2025年小量出貨,2026年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