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Fed)19日公布1月會議紀錄顯示,決策官員一致認為,在進一步降息前,需要看到通膨持續下降,並提及美國政府在貿易與移民政策的改變,恐讓通膨前景存在上行風險。會議中官員還討論是否應暫停或放緩資產負債表縮減(QT)速度。
受此激勵,美債價格反彈,10年期美債殖利率繼19日收盤下跌2個基本點至4.530%後,20日仍進一步走跌至4.527%。標普500指數19日收盤報6,144點,續創歷史新高紀錄。
根據1月會議紀錄,聯準會決策官員均認為目前並不需急著降息,希望等到通膨有更進一步進展再採取行動。紀錄還提及「通膨前景存在上行風險,特別是與會者指出,貿易與移民政策的潛在改變所帶來的影響。」
Fed副主席傑佛遜(Philip Jefferson)同日聲稱鑒於近來通膨降溫進展緩慢,Fed在進一步降息方面應該保持更多耐心。
至於亞特蘭大聯準銀行總裁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受訪時表示,當前美國貿易政策充滿不確定性,決策官員必須充分掌握政策內容。
1月會議紀錄對於利率決策沒有釋出更多新訊息,但針對是否放緩或暫停縮減將近6.8兆美元的資產負債表,倒令人意外。會上多位參與者指出,在債務上限問題解決前,考慮暫停或減緩縮表可能是適當的。
為收回新冠疫情期間的刺激措施,Fed自2022年6月以來透過讓資產負債表中的部分債券到期不再延展,及不再使用回籠資金購買新債來進行縮表。如今Fed考慮放緩或暫停這項行動,自然有利美國公債,因為它恢復對公債的再投資,將有助減少財政部需要發行債務的規模。
(相關新聞見A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