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220賴瑩綺/綜合報導

大摩:星際之門和DeepSeek齊現 AI晶片產業鏈需求引爆

image
摩根士丹利指出,將掀起一波AI晶片產業鏈需求的新高潮。圖/美聯社
大陸AI企業前十強

 今年1月中美企業合力打響全球AI發展新戰局,OpenAI等美企推出「星際之門」計畫(Stargate),DeepSeek則推出媲美OpenAI產品的大模型。國際投行摩根士丹利指出,隨著「星際之門」和中國企業對高性能計算(HPC)的增長,將掀起一波AI晶片產業鏈需求的新高潮。

OpenAI於1月下旬推出「星際之門」,計劃在未來四年投資高達5,000億美元,在美國打造新的AI基礎設施。軟銀、甲骨文等作為初始股權資助者,已決定立即動用1,000億美元。

綜合外媒19日報導,摩根士丹利多位分析師發報告表示,星際之門此一龐大的投資規模預示著AI硬體需求的激增,尤其是在高性能計算領域,「我們正看到一些輝達GB200 NVL72訂單透過軟銀流向戴爾」,這表明市場對高性能AI硬體需求正在迅速增長。

報告表示,星際之門項目不僅推動輝達及其ODM合作夥伴的需求,也為整個AI供應鏈帶來新活力。該項目的成功實施,可能會成為AI領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推動相關技術和應用的快速發展。

至於中國方面,報告強調,得益於DeepSeek的應用,中國的輝達H20 GPU需求正在回溫。從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得知,大約750k單位的Hopper晶片正在由京元電子(KYEC)於2025年第一季進行測試,其中大部分是H20。

報告稱,DeepSeek應用的推廣不僅加速中國AI技術的發展,隨著中國在AI領域不斷進步,其對高性能計算的需求預計將持續增長,進一步推動全球AI供應鏈的發展。報告認為,中國對該需求的增長可望對全球AI硬體市場產生深遠影響,並推動相關企業和供應鏈參與者進行戰略調整和資源配置。

報告還指出,市場對AI硬體的需求強勁,全球雲端資本支出也將保持強勁,因此上調今年雲端大廠支出預期,增速從年增29%上調至32%。

 另外,報告討論GPU與ASIC(特定應用晶片)之間的競爭。分析師表示,儘管ASIC在某些應用中可能更具優勢,但GPU在AI領域仍然具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