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220陳碧芬/台北報導

創投公會籲升級創櫃板Plus 助中小微企業籌資

 為擴大金融業資金流入創投,創投公會理事長邱德成19日表示,已向櫃買中心建議升級「創櫃板Plus」,提供更明確的誘因,中小微企業走向資本市場的時間,可以自過往平均的15.6年,至少縮短在5~10年,創投資金也將因為出場管道多元及友善,投資中小微企業的意願更高。

 基於行政院特別關注中小微企業的孕育、發展,創投公會已向櫃買中心建議升級「創櫃板Plus」,提供更明確誘因,幫助中小微企業快速進入資本市場,邱德成指出,台灣新創事業其實非常有特色、在產業鏈價值明確,過往常因資金不順,沒有機會好好成長,一旦資本市場對新創更友善,也將會是1億美元企業規模的台版獨角獸大放光明的時候。

 去年是創投引進台灣第40年,這期間持續孵育台灣科技業,創投公會表示,今年要逐一解決限制新創投資的法規障礙,擴大金融資金經由創投基金投資新創,並且落實新創事業早期利用資本市場籌集資金。

 在政策推動方面,積極爭取產創條例修法,為新創投資創造更有利環境,國發會和經濟部支持其加大投資新創力道。邱德成表示,雖然即將完成修法通過的版本,與公會理想仍有落差,仍已成功推動兩項重大進展:一是有限合夥創投的穿透課稅門檻由3億降至1.5億,二是個人投資新創抵減門檻從100萬降至50萬,適用年限由2年延長至5年,抵扣上限從300萬元升至500萬元,「這些調整將有助於活絡創投生態系,吸引更多資金投入新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