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NVIDIA)無懼威脅勇往直前滿血復活,18日股價已回補大陸新創公司DeepSeek問世的跳空缺口,意義相當重大,AI產業上下游產業趨勢無懼往上,相關供應鏈今年發光發熱,從AI應用軟體,晶圓代工到下游的機器人應用。
康和證券投資總監廖繼弘表示,1月20日大陸新創公司DeepSeek發表最新AI模型DeepSeek-R1系列,具有競爭力成本優勢,引發科技圈的恐慌,並在1月27日發酵,輝達股價跳空重挫最深跌18.17%,所幸歷經短短16個交易日在2月18日已全部回補跳空缺口,這意義相當重大,代表著DeepSeek的威脅被過度放大,搭配北美四大CSP業者仍舊擴大資本支出及馬斯克發布的AI聊天機器人Grok 3使用20萬顆輝達H100,硬體成本約30億美元,因此投資者愈來愈相信,輝達仍是AI領域的強者。
輝達仍是超大規模客戶的首選平台,其軟體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與開發社群的廣度,比市場上其他任何公司領先約5~10年,甚至後有的追兵如AMD及AWS,短期難以超越。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表示,輝達回補跳空缺口,投資者及市場對AI的信心回來了,隨著市場預期AI普及加速,台股2025年AI相關供應鏈擴散開來,資金追逐的焦點及目光從老AI的晶圓代工台積電往外擴散,市場更熱衷在新AI如AI軟體、邊緣AI(Edge AI)、AI手機/PC、機器人應用的布局,AI產業遍地開花。
以美國的Palantir為例,該公司是提供業者數據分析和AI技術的美國科技公司,其股價不斷創高,帶動台股中AI軟體股上漲,受惠股有零壹、凌群等;邊緣AI受惠股有IC設計聯發科,邊緣AI解決方案大廠研華等;AI手機/PC受惠股大立光、華碩、宏碁、微星、技嘉;機器人應用的上銀、大銀微系統及台灣精銳;至於老AI的受惠股有台積電、日月光投控、川湖、廣達、鴻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