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220社論

把世界推向懸崖邊緣的黃金時代

image
多極化的時代,更需要規則秩序、平等互惠,而非弱肉強食的叢林撕殺,然而川普的黃金時代的底色依然是大國思維,並以民粹主義為政治交易法則。圖/美聯社

 二度入主白宮的川普,在第47任美國總統就職典禮上宣示「黃金時代從此開始」。接下來,以鋪天蓋地之姿,把國際貿易、世界安全和地緣政治搞得翻天覆地。川普領導下黃金時代的美國,似正逐漸把世界推向懸崖邊緣。

 川普第一次擔任美國總統時曾表示,關稅是他的字典中最美麗的字。當時外界多將其詮解為,是落實美國單邊主義和其交易藝術的手段。從這次重返白宮透過關稅對特定國家、區域和產品採取的快速行動觀察,關稅更是外交政策手段,影響的不只全球貿易,倡導自由貿易原則、維護全球貿易秩序,提供世界經濟逾半世紀成長的世界貿易組織(WTO)也面臨危機。

 川普第一任期內,退出美國奧巴馬政府與伊朗簽署的核協議,當時對推動該協議的歐洲國家造成震撼,並在動盪的中東區域,注入了更多不穩定因素。如今,中東陷入多年來最嚴峻的局勢,以色列和伊朗衝突成為焦點,敘利亞阿薩德政權垮台可能帶來的影響尚不明朗,而在以色列和哈馬斯達成脆弱停火協議情況下,川普宣稱美國將接管加薩走廊,要把加薩打造成「中東蔚藍海岸」,並計劃把加薩居民安置到埃及和約旦等其他阿拉伯國家。

 此一宣布不但埃及和約旦反對,美國和以色列的西方盟友也一致反對,認為有違國際法,並徹底終結1990年代以來的西方,包括美國支持巴勒斯坦建國的和平計畫。川普忽略了阿拉伯世界和中東衝突的人文與歷史背景,及地緣政治的複雜性,以房地產開發商的視角簡約看待國際政治。

 類似行徑,可在川普政府調解俄烏戰爭窺見。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終戰基準,築建在川普和普丁兩人的一通電話會談,不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未能擁有話語權,川普並稱歐洲不用參與俄烏停戰談判,這對戰爭發生在自家大門口的歐洲而言,不啻是公然鄙夷刻意漠視。

 這種簡約和流於粗糙的單邊主義,在變亂交織的多極化世界中,已在歐洲各國間發生本質上的分歧。歐洲東邊面臨的是咄咄逼人的俄羅斯,南邊和東南邊,是不斷湧入來自非洲和中東的移民與難民,源於社會底層巨大的不滿,導致歐洲中右翼勢力減弱,民粹主義逐漸成為歐洲新建制派。美國副總統范斯在本屆慕尼黑安全會議演說中,公開力挺德國極右另類選擇黨,企圖影響2月底的德國大選,只是川普政府在國際政治中粗糙操作的另一縮影。隨著川普政府和歐洲跨大西洋關係的改變,歐洲內部的分裂將更快更深。

 美國的經濟實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中拯救了西方文明。近一世紀以來,美國在全球秩序中據重要的地位。但1945年美國占全球製造業的50%,現在僅占16%左右;美國的國家債務總額為36兆美元,每年並以1兆美元的速度成長。這是任何國家或政府都不樂見的情況,美國當然不例外。

 相較於首次執政,川普第二任的美國夢,更具體化的成為黃金時代。關鍵在於,這段期間世局從過去大國主導的兩極化,走向合縱連橫的多極化。多極化的時代,更需要規則秩序、平等互惠,而非弱肉強食的叢林撕殺。然而,川普的黃金時代的底色依然是大國思維,並以民粹主義為政治交易法則。

 相較於美國的保護主義,中國外長王毅在本屆慕尼黑安全會議的發言強調,中國支持推動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呼籲大國帶頭講誠信、法治,主張實踐多邊主義,堅持開放共贏,指出多極世界應是各國共同發展的世界,反而展現與世界接軌的風範。

 保守派地緣政治學者卡普蘭認為,川普的極端保護主義是美國實力衰退的暗示,而大國式微將導致整個地緣政治更加不穩定。台灣在這動盪不安的多極世界中,應慎思如何成為重要的一極,而非被推下懸崖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