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219張漢驊/綜合報導

外媒:陸晶片技術 向前邁進

 美國為保持在晶片技術的領先地位,不斷對中國大陸祭出嚴格的管制措施,卻激發中國大陸投入更大資源,以實現晶片製造自給自足。外媒報導,儘管美國加大對中國的制裁力度,但中國晶片公司還是獲得了一定的進展。

 綜合外媒報導,與使用國產圖形處理器(GPU)跟輝達驅動的美國超級電腦相比,中國電腦研究人員的性能提升了近10倍。法新社表示,這項技術進步顯示中國朝著擺脫美國經濟制裁的方向,邁出了一步。

 此一成就挑戰美國製造晶片在先進科學研究領域的長期主導地位,也突顯出華府不斷升級的科技制裁,卻帶來意想不到後果。

 研究人員認為,創新的軟體優化技術,提高了中國設計的圖形處理器的電腦效率。這些優化使他們的系統在特定的科學運算中,優於傳統的美國超級電腦。

然而,有專家警告,單靠軟體調整,無法無限期縮小硬體差距,也就是在美國持續制裁下,中國嚴重依賴西方晶片技術。

 據美國事務季刊(American Affairs Journal)刊登一篇「在美國出口管制下,中國半導體產業演進」專文指出,對中方而言,先進半導體,尤其是用於訓練人工智慧(AI)模型和高效能運算(HPC)的GPU,是中國必須自主製造能力的關鍵技術之一。

 中國政府目前尚未正式認證任何國產GPU,原因之一是部分產品須有外國技術授權。與此同時,北京已要求優先採購國產GPU,進一步推動GPU供應鏈的發展。2024年9月,中方已向陸企發出非正式指引,要求其避免採購輝達H20 GPU。

 GPU競爭攸關中國擴大國家運算能力的整體戰略,發改委制定了「全國一體化算力網」,並自2022年啟動,企圖透過國家規畫與大規模資源調配,彌補中國在尖端技術上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