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219佘葳芸/綜合外電報導

美俄談停戰 烏歐被拒門外 俄方條件強硬,歐緊急高峰會則意見分歧

image
 ●美俄18日就結束俄烏戰爭議題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舉行會談,由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左二)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右一)作為代表談判。圖/美聯社

 美俄18日就結束俄烏戰爭議題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舉行會談,由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作為代表談判,這也是兩國高階官員3年來首次正式會面。不過,烏克蘭和歐洲被排除在利雅德會談之外,歐洲多國領袖17日的緊急高峰會則意見分歧。

與此同時,俄方拋出強硬條件,外交部發言人沙卡洛娃(Maria Zakharova)宣布,希望北約撤回2008年對烏克蘭的入盟承諾,並要求烏克蘭成為永久中立國家,不參與軍事集團,並保持無核武狀態。

 川普上周宣布,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已同意就停戰可能啟動談判。據俄官媒報導,美國出席會議的官員包括中東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和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瓦爾茲(Mike Waltz),俄方成員則有克里姆林宮助理鄂夏柯夫(Yuri Ushakov)。

 另外,俄羅斯主權財富基金RDIF執行長、俄駐利雅德代表團的成員狄米崔耶夫(Kirill Dmitriev)也出席會議,顯示莫斯科欲強調恢復雙邊關係所帶來的經濟利益。

 狄米崔耶夫18日接受俄媒採訪時指出,「美國企業因撤離俄羅斯而損失約3,000億美元,許多國家也正因此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我們認為解決問題才會是未來的出路。」

 然而,美俄雙方似乎淡化首次會晤可能帶來的效果。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Tammy Bruce)17日表示,利雅德會議的目的是「確定俄國是否是認真看待停戰,以及雙方是否達成共識。」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則表示,此次會議旨在討論恢復雙邊關係和「為潛在的烏克蘭談和做準備」,以及川普和普丁即將舉行的會談。美俄高階外交官員上次會晤可追溯至2022年1月,當時時任國務卿布林肯與拉夫羅夫在日內瓦見面,數周後即爆發俄侵烏戰爭。

 另一方面,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將在18日拜訪土耳其之後,19日前往沙國進行訪問,不過沒有計畫與美國或俄國官員見面。

 歐洲多國領袖17日在巴黎召開緊急會議,不過未能就是否向烏克蘭派遣維和部隊達成共識。英國表示,願意向烏克蘭派遣維和部隊,但需要美國提供「後援」,丹麥和法國對此持開放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