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217康彰榮/綜合報導

AI未來發展 矽谷投資家提5大趨勢

image
針對AI的未來發展,矽谷知名投資人、Fusion Fund創辦人張璐提出今年五大趨勢。圖/美聯社

 針對AI的未來發展,矽谷知名投資人、Fusion Fund創辦人張璐提出今年五大趨勢,包括小模型快速應用在產業和邊緣端設備、出現更多AI基礎設施的技術創新、開源模式更加多樣化,新的算法模型和架構不斷湧現。

 張璐觀察指出,現在的Z世代(1997年~2012年出生者)花更多時間在AI上,大一、大二學生約有7~8成的時間都在使用手機的AI應用。

 騰訊科技報導,曾入選富比世雜誌「30歲以下30位創投榜」的張璐,近日提出她對AI發展的預測,並表示今年五個主要AI趨勢正逐步成形。

 首先,垂直領域小模型將快速地在產業落地。對於許多特定行業或垂直領域的AI應用來說,數據質量可能比數據的數量更為重要,透過使用高質量的行業數據來訓練垂直領域的小模型,不僅能夠提升AI應用在特定場景下的準確性和效果,更重要的是,小模型的規模較小、成本較低、能效更高,對GPU的需求也更少。

 第二,張璐預判,將出現更多的AI基礎設施層面的技術創新,尤其是降低能耗和成本方面。目前已有許多AI基礎設施技術能夠幫助AI應用進行系統優化,從而大規模降低消耗。例如,一些硬體和軟體技術的創新已經能夠將能耗降低15倍至100倍,甚至更高。

 張璐第三的預判,是更多的小模型開始進入邊緣端設備,這一趨勢在矽谷已經初見端倪。隨著AI的普及,新的AI接口必將出現,在C端,智慧眼鏡受到業界關注。而在B端,例如物流和供應鏈行業,智慧傳感器可以成為端側AI的載體,廣泛應用在各種機器設備中。

 AI第四個趨勢,是開源生態將持續茁壯,開源模型不斷豐富且形式更多樣化,將成為支持和育成初創企業的一個重要平台。

 張璐預判AI第五個趨勢,是新的算法模型和架構不斷湧現。新模型的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它們不僅能夠在GPU上高速運行,某些模型甚至在CPU上也能展現出更優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