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I板(高密度互連板)龍頭華通(2313)的衛星訂單滿載,客戶拉貨力道增強,目前正積極提升泰國新廠生產技術,預期3月底前完成衛星產品全製程驗證,帶動相關業績。台灣廠也持續專注AI領域,包括AI伺服器板所需的高階HDI,並提升美系筆電及平板市占率,整體營收可望維持年增。
就華通第一季營運來看,美系筆電及平板因加單而市占提升,加上陸系手機受惠補貼政策推動換機潮,支撐中高階HDI訂單能見度及稼動率。此外,在衛星訂單方面也受惠美系客戶拉貨力道,產品能見度逐漸明朗,不但產能延續滿載,也正持續擴大毛利率較高的衛星事業及客戶群。
由於低軌衛星產品須在非中國大陸地區生產,華通台灣廠的衛星產能自去年就處在滿載狀態,待泰國新廠3月放量後,將可接續台灣廠訂單,初期規劃每月約30萬平方英呎產能,且廠地還可擴大,將可視市場需求擴產,並持續帶動衛星營收貢獻。泰國廠進入量產並聚焦低軌衛星訂單後,台灣廠將有機會釋出產能,專注在AI領域如伺服器板的高階HDI。
整體而言,衛星業務需求有擴增趨勢,但低軌衛星成長情形仍取決於客戶擬定發射衛星數量,法人看好,今年華通衛星營收可望年增20%~30%。另在資料中心相關營收也開始萌芽,包括伺服器主板、高階網通板、光模塊等領域,整體營收占比將達3%以上。
華通1月營收52.81億元,月減17.38%,年減8.68%,主要受到農曆春節工作天數較少影響。華通預計3月初公布2024年第四季財報,儘管HDI稼動率達90%,法人預期,受限於表面零件黏著(SMT)因淡季效應訂單減少及部分HDI價格壓力,毛利率及獲利皆可能下調,不過整體數位商品仍有買氣支撐,今年上半年營運可望不看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