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10日簽署行政命令,對所有進口鋼鋁產品徵收25%的對等關稅,並於3月12日生效,沒有豁免。而印度與韓國擔憂中國鋼鐵產品為規避美國關稅,轉而大舉傾銷其市場,也準備祭出關稅因應。
數據顯示,印度2024年4~10月的成品鋼進口量為570萬公噸,創下七年來新高,中國在這段期間向印度共出口170萬公噸鋼鐵,年增35.4%。
路透13日報導,印度鋼鐵部長庫瑪瑞斯瓦米(H.D. Kumaraswamy)11日表示,進口的中國廉價鋼鐵產品已對印度鋼鐵生產商構成嚴重挑戰,印方可能在未來六個月內對中國鋼鐵產品課徵15%~25%的臨時關稅。
印度去年12月開始調查是否需要對中國產品加徵臨時稅(當地稱為保護稅)以限制鋼鐵進口,若加徵臨時關稅的主張獲得通過,有效期可能長達兩年。庫瑪瑞斯瓦米表示,根據正在進行的調查,保護稅的稅率介於15~25%,目的就是防止不公平競爭。
儘管印度是全球成長最快的大型經濟體,基礎設施投資增加,國內需求強勁,但大量進口鋼鐵導致境內鋼材價格大幅下跌,印度部分小型鋼鐵廠被迫縮減生產規模和裁員。
業內人士表示,美國大幅提高鋼鐵進口關稅,可能會有更多的出口商將鋼鐵產品轉運至印度,導致印度的問題進一步惡化。但印度的鋼鐵出口近期也大幅下滑,主要是全球需求疲軟,加劇印度鋼鐵生產商面臨的挑戰。
庫瑪瑞斯瓦米指出,印度正尋求將鋼鐵銷往非洲、中東和東南亞,且生產商已經轉向製造高價值的專業鋼材,這部分來自中國的競爭較少。
另據韓聯社報導,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貿易委員會(下稱貿易委)20日將就自中國進口厚鋼板反傾銷問題進行討論。若貿易委初步裁定韓國鋼企因中國製厚鋼板蒙受損失,就會啟動徵收臨時反傾銷稅的流程。
報導稱,受到內需萎靡、中國「低價攻勢」、美國加徵關稅等因素影響,韓國鋼鐵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此次貿易委初裁將成為韓國政府貿易救濟政策的「晴雨表」,倍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