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關注蘋果供應鏈的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12日發文表示,蘋果正在探索人形和非人形的機器人型態,目前處於早期概念驗證(POC)階段。他說,從POC到正式開發產品還有一段距離,依現有進度和常規產品開發周期,蘋果機器人進入量產階段或要到2028年或更晚。
郭明錤在社群平台X發文指出,當業界還在爭論人形和非人形設計何者能勝出,供應鏈研究指出,蘋果更重視的是使用者如何跟機器人建立認知互動,而非外觀是否為人形,這也代表感測硬體和軟體技術將扮演核心關鍵。
市場人士指出,這恰巧與蘋果團隊近期發表在「優雅:非人形機器人的表現性和功能性運動設計」論文中的成果相吻合。蘋果機器學習研究團隊在文中展示一台能夠和人類,透過手勢、語音、投影等互動的智慧檯燈機器人。
該研究團隊提出「ELEGNT」框架,為日常互動中的非人形機器人設計實用又能表達情感的動作。團隊成員透露,團隊的研究成果EMOTIONAL框架,也能夠利用大型語言模型(LLM)和視覺語言模型(VLM),讓機器人理解產生符合社群情境的手勢。
郭明錤還表示,在蘋果產品開發的相關討論中,POC較少人提及,POC是蘋果在正式開案前,用於驗證產品構想和核心技術是否可行之階段,蘋果傳聞中的可折疊手機目前就是正處於POC階段。
郭明錤指出,重視保密的蘋果反常的在POC早期階段就公開分享部分機器人研究成果,這可能是為了吸引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