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213張漢驊/綜合報導

美議員查半導體設備流向 科林研發被點名 不配合調查

 美國聯邦眾議員日前以中國採購晶片設備可能危及台灣安全等理由,要求半導體設備商提供中國客戶名單。聯邦眾議員10日更點名矽谷大廠科林研發(LAM)不配合調查,並稱若未在2月21日前提交資料,不排除採取必要強制程序。

 綜合外媒12日報導,美國眾議院「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10日發布新聞稿表示,去年11月,委員會啟動對荷商艾司摩爾(ASML)、日商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及美商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科林研發(LAM)與科磊(KLA)等先進半導體設備商調查後,科林研發未能在約定期限內提供向中國出售半導體製造設備資訊。

 委員會強調,目前中國購買的半導體製造設備比美國、韓國和台灣的加總還多,已對美國的國家及經濟安全構成重大風險。

 委員會共和黨籍主席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表示,確保半導體製造設備流向中國的透明度是本屆國會的首要任務。在與中國的競爭中,不能讓美國科技無意間強化了中共的實力。他稱:「美國國安及科技領先地位取決於問責制和強有力的監督,委員會將採取必要措施來保護這兩者。」

 委員會民主黨首席議員克利什納穆希則指出,比起中共獲得威脅美國國安的先進晶片,更危險的或許是中共取得自主生產這些晶片所需的機器。委員會致力維護美國人工智慧的領導地位,盼所有公司充分配合這項調查。他強調,半導體是美中戰略競爭的核心,委員會必須向政策制定者提供必要的資訊。

 路透此前報導,美方基於國安考量,限制向中國出口晶片製造設備,並於去年成立特別工作小組,調查和起訴違反出口管制的刑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