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關稅啟動與春節假期前夕,中國大陸企業趕工出貨,促使上海港1月貨櫃吞吐量一舉突破500萬個標準貨櫃,創下歷史新高,遠高於2007年有紀錄以來的任何月份。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報導,上港集團日前公布,上海港繼2024年底成為全球首個貨櫃吞吐量突破5,000萬個標準貨櫃的港口後,2025年開年即創下新里程碑。值得注意的是,鄰近的寧波港1月對外貿易量同樣呈現大幅成長,單月處理量達5,900萬噸。
2024年中國對美國出口表現亮眼,輸美商品總值達5,250億美元,創下歷年第三高。然而,美方於2025年2月4日對所有中國大陸輸美商品加徵10%關稅,中方也在同月10日實施報復性關稅措施,但僅限於部分美國商品。
報導指出,美方加徵10%關稅恐非終點,美國總統川普已要求審查中國大陸是否遵守先前簽署的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預計4月1日到期的報告可能觸發新一波懲罰性措施。
報導指出,額外徵收10%關稅,恐導致40%的中國大陸輸美商品遭到淘汰,危及中國0.9%的GDP。高盛估算,中方新關稅涉及約14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相較之下,美方加徵關稅的中國商品總值高達5,250億美元。
上觀新聞報導,為因應全球供應鏈變化,上海港持續強化航運樞紐鏈接能力,深化國際中轉貨櫃轉運管理及多式聯運服務,以符合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需求。上港集團近期完成盛東冠東碼頭生產系統一體化營運實測,進一步提升整體作業效能。
由於春節假期停工影響,1月最後一周至2月首周貿易量已明顯放緩,部分企業自2月8日、9日開始陸續復工。由於假期因素,中國政府將合併前兩個月數據以平衡假期前後的波動,預計3月初才會公布官方貿易數據。
市場分析,雖然1月屬於傳統航運旺季,但上海港單月突破500萬個標準貨櫃令人驚喜,反映出中國外貿持續活躍,但後市發展仍需密切關注中美貿易關係變化。
儘管中國企業已逐漸把商品轉向透過墨西哥、越南等地輸美,但川普政府擬議中的全面性關稅措施,恐將連帶影響此類貿易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