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學學測國文寫作,「52赫茲鯨魚」入題,勾起大家對這隻號稱全世界最孤獨鯨魚的好奇。其實在台灣政壇,也到處響著無人理解、無法溝通,甚至不想溝通的52赫茲,讓整個社會充斥對立、陷入劍拔弩張的局面,停滯不前。
立法院通過財劃法、憲訴法修正,到後來中央政府總預算遭刪減,執政黨無力扭轉表決上的劣勢,就以開直播的方式向支持者取暖,控訴不被在野黨了解的無奈,相關部會聲稱財劃法修正、總預算被刪,將導致輝達不來台投資、年金發不出來、統一發票給獎小確幸沒了、全台水門無法關閉等災難,甚至還在記者會上搞沒經費請手語老師的小動作,此舉非但沒有發揮預期的反制效果,反而更激化國內族群對立。
執政與在野雙方對這次的總預算案,一個說是癱瘓施政、另一邊訴求還錢於民,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對這次總預算爭議提出報告,「發現各方說法都取對自己有利之處、放大宣傳,對民眾理解事實造成干擾。」
年初學測國文寫作第二題的內容說明:「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52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儘管是文學創作,與鯨魚的實況不盡相同,但現在台灣的政壇,人人宛如就是那隻52赫茲鯨魚。
那頭只會發出52赫茲叫聲鯨魚,雖然音頻與多數鯨魚不同,但這不代表他們聽不到、聽不懂彼此的聲音;其實最重要的關鍵,是他們想不想要聽到其他鯨魚的聲音,想不想與其他鯨魚溝通。
台灣當前朝小野大的政治局勢,溝通更顯重要;在這個重視多元聲音的社會,無論執政或在野方,都不能強逼對手完全接受自己想法,更不該採取貼標籤的操作,「砍預算就是賣台」、「增編預算就是為了自肥」,只想凝聚同溫層聲量來壓制反對意見,分裂台灣;不溝通的結果,雙方找不到交集,台灣還是沒有向前。
執政當局與其花時間動員各部會公務員、各公營事業開記者會、發新聞稿,臉書社群媒體到處貼文、開直播,哭訴預算遭砍的無奈,像搶不到糖的孩子只會坐在地上耍賴,不如起而行,窮盡各種管道與在野黨溝通,說明各項預算的必要性,重新審視、調整預算,爭取敗部復活的補救機會。
而在野勢力刪預算、表決勝利,監督政府的目的達成後,也該回歸理性,看待台灣真正的需求,在當前的局勢下,台灣需要更多的建設與投資,以面對更大、更嚴峻的各式挑戰,不能在這場國際賽局中落後了!在野、執政當局是時候開啟協商大門,放下意識形態,共同研商出一條可行之道,讓台灣繼續前進。
川普2.0已是現在進行式,各國嚴陣以待,台灣正站在這風口浪尖之上,美國揚言將對半導體開徵高關稅,對經濟結構高度向半導體、高科技業傾斜的台灣而言,更是不可忽視的威脅,此刻內部不該只想著要罷免對手,將台灣的精力徒耗在相互撕裂、報復上,值此關鍵時刻,朝野更該以溝通取代對立,團結對外共同面對全球新局。
事實上,賴清德總統自上任以來,多次在公開談話中,展現他對於朝野和諧、社會團結,一起努力讓國家向前的期待。例如在今年的春節談話中提到,「期盼朝野和諧、社會團結,一起努力,讓國家繼續大步向前!」,在出席法鼓山除夕撞鐘儀式中,也說到「朝野和諧,社會團結一心,國家必能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賴總統啟動「院際協調」權,邀請五院院長茶敘共商國是,拋出溝通的橄欖枝,相信對台灣來說,是個好的開始;我們期待朝野能藉此機會,化解對峙的氛圍,共同因應當前國內外政經局勢的嚴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