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日前揚言對台灣製晶片課徵100%關稅,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認為,川普是希望台積電對美國進行更多投資。
川普日前表示,半導體產業離開美國跑到台灣,台灣在美國的晶片市場中占比達98%,因此計畫對台灣半導體廠徵收最高100%的關稅。GlobalData Strategic Intelligence首席分析師Isabel Al-Dhahir表示,如果川普政府確實對台灣晶片徵收100%的關稅,本質上是對生產全球95%先進晶片的台積電徵收關稅,肯定會產生不利影響,包括對美國的影響。
葛來儀10日以電子郵件回覆中央社採訪時提出上述看法。她說,川普希望台積電能承諾在美國多蓋幾座晶圓廠,將更多晶片生產帶到美國。
此外,川普日前提出要課徵「對等關稅」,對象也可能包括台灣,葛來儀表示,川普希望台灣能採取措施,讓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歸零(Zero out)。她強調,川普想要達到解決台美貿易不平衡、台積電承諾在美國多設廠的目的。
不只葛來儀認為川普的行動是希望台積電加大在美投資,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Ryan Hass日前也表示,美國對台灣的晶片需求缺乏彈性,可行的替代方案並不多,關稅措施除非是為了促使台灣加強對美國的投資與採購,否則沒有太大意義。獨立科技新聞記者Tim Culpan也認為,川普的真正目的是希望台積電在美國進行更多投資。川普對台灣晶片徵收關稅的計畫不僅荒唐,還可能對美國在AI領域的競爭力造成嚴重打擊。
有分析指出,蘋果、博通、高通、輝達和英特爾等公司占全球無晶圓廠半導體製造需求的65%左右,美國對台灣晶片徵收關稅,將大幅增加這些公司的成本,並可能迫使他們遷出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