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211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奧特曼:AI成本每年下滑10倍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預告未來AI成本每年將下滑10倍,奧特曼近日在個人部落格發文表示:「特定層級的AI使用成本大約每12個月下降10倍,而成本下滑進一步提高AI使用率。」

 奧特曼以自家AI模型為例,解釋從2023年初上線的GPT-4模型到去年中上線的GPT-4o模型,每個運算單位(token)成本大約下降150倍。他表示:「摩爾定律是每18個月呈現兩倍發展,相較之下AI成本下滑速度更加驚人。」奧特曼在文中探討他在AI發展史中觀察到的三個特徵,其一是AI成本快速下滑;再者,AI模型的智慧水平與開發模型所使用的資料量成正比。

 他表示:「看來只要投入任意金額的資金,就能獲得持續且可預測的增長。預測這個增長曲線的法則在許多不同規模的實測結果都相當準確。」正因如此,他認為短期未來AI產業沒有理由停止擴大投資,因為AI模型的智慧正以超越指數增長的速度發展。

 奧特曼表示若他觀察到的上述三大特徵持續成立,日後AI將對社會帶來重大影響。他表示:「許多商品價格最終會大幅下降,而奢侈品和土地這類本質上有限的資源可能會變得更加昂貴。」

 中國AI新創公司DeepSeek今年初一夕竄紅,引發外界對輝達AI晶片需求的疑慮,因為DeepSeek宣稱自家AI模型媲美ChatGPT,但訓練成本比ChatGPT便宜許多且無須仰賴輝達最先進AI晶片。儘管如此,亞馬遜、微軟、谷歌和Meta等科技巨頭仍持續加碼投資AI基礎建設,預計今年合計資本支出逾3,2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