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211邱莉玲/台北報導

貨櫃三雄元月營收年月雙增 後市霧濛濛

元月營收開轟趴

image
圖/本報資料照片
貨櫃三雄1月營收表現

 貨櫃航運三雄長榮、陽明、萬海1月營收皆繳出年、月雙增成績,分別重返420億、175億、145億元整數關卡,來到近三個月高點。展望後市,陽明指出,節後出貨動能轉弱,SCFI運價指數承壓;由於各國經濟走勢分歧,關稅貿易衝突、保護主義可能擾亂供應鏈,未來整體航運需求仍存在不確定性。

 市場也關注紅海危機發展,陽明、萬海表示,以哈停火協議進入第二階段,是否能永久結束戰爭,待後續談判結果,目前主要航商仍依停火協議發展趨勢審慎評估,將確保人員貨載安全無虞下,才會研議復航蘇伊士運河。

 再就關稅議題,萬海指出,美國關稅政策對海運業多少會有衝擊,將觀察大陸、越南等國家年後復工出貨恢復力道,最快在下周整個市況會比較明朗。

 長榮1月營收422.48億元,月增10.78%、年增49.01%;陽明1月營收175.93億元,月增2%、年增25.69%;萬海1月營收146.73億元,月增1.97%、年增58.59%。

 短期來看,市場受農曆新年假期影響,目前工廠產能尚未完全恢復,且全球貿易環境面臨美國川普政府關稅政策多變、地緣政治風險升溫等不確定因素影響,運價走弱。

 SCFI運價指數年後開盤收黑,7日跌破2,000點、跌幅擴大至7.27%,連續四周走跌,其中歐洲線跌幅近16%、南美線跌幅逾11%,地中海線、美西線、美東線運價跌幅都在5.33%~4.75%之間。農曆年前,航商以優惠價吸引託運人提前出貨,促使運量提升、唯短期運價承壓。

 貨櫃海運跟全球景氣連動,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最新預測,今年全球經濟保持穩定成長3.3%,然而各國走勢分歧,美國經濟成長動能強勁、歐元區仍舊疲軟、中國大陸持續放緩。

 另據法國海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最新航運市場供需成長預測,今年供給成長5.7%、需求成長2.5%。對海運來說,今年關乎獲利最重要變數就是紅海危機,一旦危機解除,船舶陸續復航,釋出逾1成運力,將加劇運力過剩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