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首度前往美國召開董事會,市場對台積電將做出那些重大宣布,猜測興致高昂,內外資法人提出,最可能出現狀況為擴大在美國投資金額,以及宣布亞利桑那一廠正式量產;後續在美國新增布局與擴產,能否拉近與川普政府距離,引發法人議論。
金控旗下研究機構研判,台積電董事會可能宣布重大訊息有二:首先,擴大在美國的投資金額,目前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共取得六塊廠地,現階段投資金額為三個廠650億美元,並取得66億美元補貼,預期可能會宣布第四廠區投資計畫,或封裝廠投資計畫。同時,即便宣布投資計畫,亦不影響2025年380~420億美元資本支出計畫。其次,台積電董事會也可能宣布亞利桑那一廠正式量產。
知名半導體產業趨勢觀察家暨分析師陸行之,在個人粉絲專頁上也關心台積電董事會可能的內容,他提出,最近聽到產業朋友聊到幾個關鍵詞,目前無法證實:宣布擴大美國投資,技術入股變成無償或小償技術轉移,抑或是投資某半導體廠數百億美元,換暫時不死金牌。
陸行之認為,技術入股對台積電現有股東最好,但在川普新政府的壓力之下,「我們有任何談判籌碼嗎?」只能期待這些關鍵詞最好不要發生。
法人整理,歷年來台積電美國廠投資計畫包括:2020年5月為一廠投資120億美元,2022年底共二廠投資400億美元,至2024年中時,三個廠共投資650億美元。若此次再宣布加碼投資,總投入美國生產擴張的金額將持續攀升。法人分析,市場之所以研判台積電董事會可能宣布擴大在美投資,與川普多次揚言要對進口晶片產品課徵100%關稅,有一定關聯。摩根士丹利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日前即提出,若美國對從台灣進口半導體產品課徵100%關稅,導致總成本反而比美國廠區的晶圓價格更高,台積電的美系客戶就可能敦促台積電加速提升美國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