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保單風暴之後,因產險業認真核算承保能量及風控,婉拒風險高工程或者產業投保比率高,致不少高風險產業、商家買不到相對應保單,產險公會對此提出三項建議因應。
近一年陸續有業者透過民意代表、各產業所屬主管機關,向金管會保險局或產險公會反應,買不到相對應保單。
針對一連串買不到相對保單、買不到足額保障或者是保費太貴等問題,以花東地區光電產業擬投保電子設備保險者為例,產險公會提出建議,首先業者應投入損害防阻及安全管理措施,以避免颱風侵襲時造成嚴重受損。二、建議光電業者在規劃設計階段時,即尋求合作產險公司參與,以利其承保評估及再保安排。三、建議光電業是否思考部分風險自留,提高自負額或保費預算,與產險公司協商雙方可接受的保險條件。
另外,就公共工程得標廠商沒有辦法預算投保地震保險的部分,產險公會則建議政府部門提高公共工程預算,讓承包廠商在投保營造綜合保險或安裝工程綜合保險時,有足夠的空間來支應因再保市場緊縮而調高保費或減緩承保能量之壓力。
面對外界請求,產險公會表示,由於此類多為高風險或損失高之業務,產險業者承保意願不高,惟法定強制投保責任保險乃涉及民生議題,產險公會基於克盡社會責任,提供媒合平台,與產險業者及相關主管機關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