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1202社論

台灣經濟關鍵的下一步

image
川普增產美國原油與天然氣,壓低油價的政策,可能是影響2025年全球經濟前景最重要的事件。圖/美聯社

 一年接近尾聲,台灣在2024年繳出穩中求進的紮實成績單,主計總處甫調升全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至4.27%,其中民間消費成長2.72%、民間投資成長4.73%,出口更有9.72%的增長。台灣搭上全球AI產業快車,相關資通訊、伺服器等產品出口強勁,更因為電子資通產品占出口總值近7成,自然推動經濟增長率再上層樓。

 除了總體經濟維持榮景,作為經濟櫥窗的台股也有非常亮眼的表現,今年至11月底加權指數累計上漲24.16%,雖然鋼鐵、石化、玻璃等傳統產業受到中國大陸產能過剩的殺價衝擊,遭遇20年來最寒冷的收縮,但新興AI產業勇猛的增長力道填補了傳產的緊縮,如果12月台股沒有發生重大意外,全年加權指數將會超越日、韓、泰、馬、新加坡、以及香港、上海、深圳等,成為亞洲主要股市績效最佳的獲利王。

 實體經濟與金融市場的榮景,讓台灣獲得相對豐厚的籌碼,可以積極推動重要的產業結構升級,總統賴清德在520上任後提出「前瞻未來、智慧永續」、「競逐太空,探索海洋」、「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等三大方向,透過關鍵產業的布局,打造人工智慧島,以世界舞台為目標的格局,堪稱是歷任總統之最。

 不過,除了AI產業迅猛的發展之外,我們仍面臨不少挑戰,例如能源產業的轉型遭遇困境,太陽光電領域弊端叢生,風力發電則因為國產化政策造成瓶頸,遭到歐商透過歐盟向世貿組織(WTO)提出協商。今年太陽光電併網量腰斬至去年的一半、跌回2019年的水準,政府設定的2025年20%的綠電目標至今僅達成一半,只好繼續將目標再往後延至2026年11月。

 賴總統與閣揆卓榮泰逐漸卸下「非核家園」的神主牌,願意評估新型核電的機會固然令人欣喜,但太陽能與風電的瓶頸,則亟待從中央到各地方縣市政府,重新審視多年積累的困局,以行政院甚至總統府的高度強力打通瓶頸。2025年台灣綠能產業能否換檔再上,或是就此一蹶不振,是政府最重要的關鍵考題。

 另外,大陸的鋼鐵、石化、水泥等產業產能過剩,猶如颶風般橫掃亞洲各國,與大陸產業結構最相近、直接競爭最厲害的韓國受傷極為嚴重,韓國樂天集團旗下的樂天石化股價近期暴跌,公司總市值僅剩三年前的15%,財務風暴甚至拖累控股母公司與整個集團。台灣的台塑四寶股價不斷創下新低,在大陸開出新產能的聯成石化、外加台玻、中租、巨大、美利達等直接遭到大陸產能過剩風暴襲擊的企業,都在努力撐過寒冬。大陸產能過剩的風暴看來在2025年還會繼續,台灣廠商雖然財務健全、現金充足,但是也必須提出有效的瘦身計畫才能度過風暴。

 賴總統既然設定了以世界舞台為目標的台灣經濟發展計畫,就必須掌握川普明年元月就任美國總統後的全球經濟情勢,預料未來四年,更多的一對一談判、更多的利益交換將成為國際政治與經濟互動的主軸。

 雖然各界高度關注川普何時開打關稅戰,不過我們從他提名的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受訪談話與X平台的推文可以看出,川普無意全面開打所謂的「關稅戰」,簡單來說可以分成三個對象。第一,對中國提升關稅主要目的是地緣政治的大國鬥爭;第二,對歐洲、日本及其他貿易國,則是針對雙邊都生產的競爭性商品,例如汽車、石化、農漁產品、紅酒等,尋求「對等關稅」的平衡點;第三,至於台商,大多隨著美國買主的要求轉移供應鏈,美國買主對台廠的影響力,遠大於川普的政策,並不在川普的關稅雷達內。

 最值得台灣企業與投資人關注的,其實是油價。川普任命頁岩油公司執行長萊特擔任能源部長,還將石油生產到出口的所有環節相關部會首長,組成全國能源委員會,接著任命的財政部長貝森特提出「3/3/3」政策(經濟增長3%、聯邦政府赤字回到GDP的3%以下、石油增產300萬桶),加上川普已宣稱上任後將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真正的目的就是要增產美國原油與天然氣,取得全球油價與產銷的主導權。

 川普增產美國原油與天然氣,壓低油價的政策,非常可能是影響2025年全球經濟前景最重要的事件,低油價不只會抑制通膨、加速美元利率調降、還可逼迫俄羅斯總統普丁結束俄烏戰爭。更重要的是,如果俄烏戰爭開始停火談判,烏克蘭重建商機將會點燃歐洲經濟復甦,與低油價成為2025年全球經濟發展最大的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