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金控挺進聯合國第29屆氣候峰會(COP29),與國際共同面對氣候變遷關鍵挑戰,為台灣唯一前進COP29藍區(Blue Zone)舉辦會議的金融業,與世界氣候基金會共同主辦「亞洲氣候金融會議」。身為連續第四年參與COP的國泰金控,COP28、COP29皆於藍區與全球產官學界深化交流與對話,自亞洲觀點參與全球氣候討論,展現國泰金控在國際氣候金融的影響力。
會議以「透過公私協力促進氣候金融與難減排產業轉型的亞洲觀點」為題,期望擴大公私部門攜手協作,為亞洲的低碳轉型打造穩健的發展環境。包括亞洲氣候金融的公私合作關鍵趨勢,聚焦於難減排產業(如水泥、鋼鐵、化工及運輸)及能源部門低碳轉型過程的現況與挑戰、成功經驗,強調創新機制及公私合作能幫助取得轉型過程中所需的氣候資金。
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開場表示,透過藍區會議探索新的投資工具及金融模式,以增強氣候金融的影響力,為亞洲甚至世界找到氣候難題的務實解決方案。
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從亞洲低碳轉型困境談起,全球超過70%的電力成長需求高度集中於亞洲;預期在明年,亞洲將消耗全球半數的電力。高碳排產業雖佔亞洲超過4成的GDP,該產業就業人口同樣超過4成,種種風險使亞洲在公正低碳轉型的道路上面臨巨大挑戰,需要透過完善的氣候金融環境,提高轉型誘因,讓轉型行動更具投資可行性。目前亞洲氣候資金仍多仰賴公部門資金,這也使實現2030年前全球達到每年9兆美元的水準更具挑戰性。對此,程淑芬認為達成淨零轉型需要有效的公私合作金融模式,在降低風險的同時加速轉型進程。
四位不同領域專家小組對談隨後登場,陸續針對三大主軸進行探討,包含金融機構克服投入公私協力的障礙、亞洲加速能源轉型與難減排產業轉型的關鍵、關於建構全面的公私夥伴關係以擴大氣候金融規模。程淑芬總結,應打造多元利害關係人的氣候金融平台,讓知識經驗交流,拉近更多有行動意願的各國政府與私部門,共同探索具投資可行性的專案,以促成系統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