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水力發電被列為二次能源轉型的重點新能源,今年堂堂邁入第7屆,11月8、9日兩天在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舉行的「小水力發電產業發展論壇」自是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壓軸議題:「台灣小水力綠能產業發展」,涉及台灣河川發展小水力發電願景及深入探討企業界及社區團體如何在減碳機制設計誘因鼓勵小水力發電,由中興工程陳伸賢董事長主持。以下為摘要報導。
吳志偉副署長:近期能源署的綠電推案,多數發電量比較小而且分散,如既有圳路,且牽涉到土地取得問題也比較複雜,要找相關單位洽談,要找到合適場址,也須面對複雜的土地管制法。我對小水力持樂觀謹慎態度,目前看起來很多地方都有水力發電的量,但是否能開發還要看實際情況。很多政府單位要介入處理的,能源署跟水力署會討論建立平台,來解決大家的疑難雜症,逐漸增加小水力的量。
林國華副署長:目前農水署政策是全力配合小水力推動。正施工中的案場有16座,屬於條件中等的案場,每個地方政府有個別的法規及自治條例,在向地方政府申辦的過程中很困難,農水署未來會持續跟大家合作,技術性方面仰賴業者,各管理處均可提供水量資料,由於農田圳路的水量為可控性,也不需要進行水文調查。
阮香蘭組長:水利署也在盤查既有水力建造物在下次改造時是否可能成為開發點,或待建建造物的開發潛能。未來會有水利署自己開發、民間申請、水利署與民間一起投資等三種方式,相關規範、申請表件的設計、案件如何審核等目前正研擬中。有關環評機制,建議小水力在槽興建,可討論免環評,以生態檢核方式進行。離槽需要另外審慎考慮。
黃振全組長:水保署能提供水力很小,主要做水砂灌測設備,是為土砂治理,去觀察河床的變動,土砂移動的狀況,附加價值就是找出基流量公布於網站上,供大眾利用,並以本身實例說明從評估、用何種發電設備、到申請土地等過程,讓業界了解開發需要花費的時間及投資成本。本署所有工程都需要做生態檢核,只要在google網站上鍵入農村水保署生態檢核,進入專區,就可查到在地需要保育的敏感物種。
高文斌副處長:60%以上小水力潛力點都在原住民區,業界所以特別關心諮商同意一事。諮商同意辦法目前正在修法,最快今年底明年初就會公布,對於諮商會議開完何時生效的問題,原民會法規修正溝通中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賴總統要求原民會一定要檢討諮商同意辦法及配套措施,希望法規公告時業界可以提供建議,一起推動與部落共好的小水力發電。
李丁來總經理:水公司目前小水力發電總共6MW,包括112年就已發電的利嘉淨水廠,預計今年要完成的沙鹿配水中心,預計發電572萬度、715KW,以及湖山淨水場預計發電900萬度、1,500KW。另外,還在施工中的南化鹽水管案場,由於技術難度較高,預計明年才能併聯發電,總發電量約1千萬度、2,000KW。預定招標的大場域如鳥嘴潭淨水廠、發電量824KW,預計115年底公開招標;后里第一淨水廠、發電量570KW,116年公開招標。水公司均會先完成環評等前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