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杜邦公司執行長Dr. Marc Doyle於11月7日應國喬石化、中華開發資本、凱基證券三家公司共同邀請,來台參與「全球能源轉型:創造經濟成長機會」論壇,分享對全球經濟變化的看法。Dr. Marc Doyle表示,能源轉型是避免氣候變化對世界造成最嚴重影響的絕對必要條件,或許在轉型階段恐讓部分企業面臨既有商機趨緩等威脅,但其牽動的再生能源、電池、儲能等一系列部署,將是全球經濟發展的龐大商機,包括電子、製造甚至傳統產業也會因此獲得新的發展契機。
Dr. Marc Doyle認為,台灣在全球電子產業中已扮演核心角色,有很好的機會擴展到這些新的綠色業務領域,特別是通過與國際策略結盟,進一步延伸擴展至其他產業的升級轉型,尤其美中貿易問題的出現,突顯台灣現在站在有利的位置。以下為專訪摘要:
問:氣候暖化掀起的碳中和、能源轉型趨勢,將對全球經濟產生何種變化?
答:發電或汽車、燃料使用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50%,沒有能源轉型就無法處理全球暖化問題。雖然減少溫室氣體極具挑戰性,且代價高昂,但我們需將其視為創造新業務,使公司變得更加可永續經營,發展消費者和企業的新商業模式和服務,這將帶動龐大的產業供應鏈投資布局。例如,因電動車和電網儲能推動的電池行業已達1,800億美元市場,而且每年以兩位數增長,並創造全新的鋰電池回收行業,讓經濟模式得以長期、可持續性。能源轉型有很大投資是再生能源,電動車要全部轉換是一個3兆美元市場,牽動的充電技術、發電、儲能相關,每個也是上億美元市場。政策規劃、支持也是重要驅動力,包括能源安全、就業率等,企業也需培育人才,協助員工學習不同技能和訓練,因應轉變。
問:台灣在半導體、AI用電需求快速攀升,加劇能源轉型考驗,有何建言?
答:溫室效應問題是來自能源及基礎建設相關產業,如不能從最大問題來解決,其他產業的問題都是次要的。電力/能源需求增加將使電網布建更具挑戰性,包括投資綠色發電(即太陽能,風能,水電,核能等),存儲技術及傳輸和智能電網技術;鼓勵企業和消費者在能源消耗提高效率也很重要。一切是環環相扣的,要找出雙贏機會,有新技術方能邁向更好未來。
問:如何看待台灣發展機會?
答:雖然台灣對溫室氣體排放占比只有0.6%(台灣是3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全球500億噸),政府政策和產官學業界合作都很重要,尤其是各層面的不同合作,美國和中國合計溫室氣體排放逾40%,國際與公司間合作更重要,這樣才能快速推動新技術發展。台灣在全球電子產業中已扮演核心角色,有條件也有機會利用新興市場趨勢。台灣工研院、ITRI(產業技術研究所)在支援研究開發和增進合作也發揮重要作用。
問:近年地緣政治及各國貿易保護主義加重,企業該如何調整因應?
答:市場環境似乎走向地域化,預期貿易壁壘將繼續存在。公司投資眼光要放長遠,也許10年,但國際政策、政治變化很大,變動往往是3~5年,企業需保持彈性敏捷,快速調適因應不確定性。最好策略可能是採用多區域/地理平衡的製造策略,允許從多個地點(包括中國大陸以外)供應市場需要,企業也將受益快速學習有效地管理多國的組織和資產,創造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