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加徵中國大陸電動車額外關稅生效之際,中歐就關稅替代方案的談判仍持續進行,外媒引述知情人士透露,歐盟決定指派官員赴北京就「價格協議」展開談判,但他警告該方案要取代已生效的關稅將十分複雜。與此同時,歐盟與個別中國車企進行單獨議價協商,中國官方則要求車商暫停在支持加稅的歐洲國家投資,中歐私下小動作頻頻。
歐盟成員國10月4日以投票方式,通過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加徵高達35.3%的額外關稅,並於10月31日生效。不過,歐盟並未關閉談判大門,與中國已進行八輪技術性談判,但雙方仍存在重大分歧。
綜合外媒31日報導,知情人士指出,歐盟官員接受中國邀請前往北京,顯示雙方的談判已有進展,他表示,替代方案要取代已生效的關稅,必須和中國政府協調,這將十分複雜。歐盟貿易委員會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與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10月25日舉行視訊會談,雙方同意繼續將「價格承諾」作為解決途徑,王文濤歡迎歐盟派官員到中國展開新一輪談判。
報導稱,中歐雙方一直在探討是否能就「價格承諾」達成協議,這是一種控制出口價格和數量的複雜機制,旨在避免徵收關稅。雙方分歧點在於,歐盟認為中方提出的替代方案未能滿足歐盟的嚴格要求,包括符合世貿組織(WTO)規則,並達到關稅的效果,以及歐盟可以有效監控等。
儘管如此,雙方代表正在探討是否可以簡化這些承諾的條件,尤其是針對尚未出口的新車款,以及避免「交叉補償」風險,即通過銷售混合動力汽車來抵消電動汽車的最低進口價格。
雙方另一個分歧在於,中國政府告知中國車企不要個別和歐盟協商單獨協議。中方希望在商務部領導下,代表上汽、吉利等12家車商,提出一個價格方案與歐盟協商,並達成統一協議。不過歐盟表示,根據WTO規則,單獨協議是可行的。目前,歐盟正與部分車商進行單獨議價協議,包括吉利集團旗下的兩家公司。這類協議將使相關車款免於關稅。
報導稱,面對歐盟的分化手法,中國商務部已要求車商暫停在支持加稅的歐洲國家,進行大額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