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1016杜蕙蓉/台北報導

專利期原廠藥市占低,財源有限下...製藥公協會 籲學名藥在地生產

 製藥公會、製藥發展協會、學名藥協會15日聯合聲明指出,原廠藥退出台灣,價格不是單一因素;美國、歐盟、加拿大等先進國家,逾專利期原廠藥的市占比只有10%~20%;在財源有限下,學名藥是平衡期待與現實的兩全政策。

 三大公協會建議,政府應全面推動國產學名藥生產與藥品原料在地化政策,確保國內藥品市場的長期穩定供應。

 聲明指出,1995年健保上路,2003年開始就有阿斯匹靈等原廠藥抱怨藥價過低,被迫退出健保。事實上,除了價格因素,專利保護過期、市場需求變化、學名藥競爭、進口成本增加都可能是原廠藥退出市場的原因。

 觀察美國、歐盟、加拿大等先進國家,逾專利期原廠藥的占比只有10%~20%,日本學名藥使用比例在2023年達到80%,足見各國政府在財源有限下,專利保護期間引進新藥,專利過後鼓勵使用學名藥,已成為平衡期待與現實的兩全政策。

 依經濟部統計資料顯示,我國2023年藥品貿易逆差高達48.2億美元,2022年受疫情影響大量進口新冠疫苗關係,貿易逆差更高達67億美元,顯示台灣醫藥品依賴進口程度相當大,若遭遇戰爭衝突,對社會防衛韌性是極大的挑戰。

 台灣的衛福部與健保署也預計在今年推出藥價改革政策,希望從健保核價與調價的政策引導,穩定醫療必要藥品供應以避免缺藥。

 同時鼓勵使用國產原料藥及在台製造、鼓勵在台臨床的數據支持、P4學名藥等藥價加成措施,不僅鼓勵國產學名藥、生物相似藥及國產新藥,同時希望原廠藥也能在台製造或委託在台生產,與歐盟、美國一樣,以鼓勵在地生產來強化藥品供應安全。

 製藥三大公協會擁有近200家GMP藥廠會員,期待透過公私協力穩定國內藥品供給,打造完整的可靠性供應鏈體系,避免過度依賴進口原料和藥品,將有助於降低外部市場波動對台灣藥品供應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