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1015李沃牆■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

三大因素將左右Fed利率決策

image
圖/美聯社

美前聯準會(Fed)主席葛林史班(Alan Greenspan)曾說過:「如果你覺得聽懂了我說的話,那你一定是誤解了我的意思。」換言之,若大家都能猜到Fed未來的利率決策,那Fed也該關門了。一年多前,市場普遍認為,最晚今年上半年就該降息了,繼而大舉揮軍債市,結果「只聞樓梯響,不見降息來」,大失所望。

 直至今年9月19日(台北時間),Fed才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2碼(半個百分點),降至4.75%至5.00%,這不僅是2020年3月以來首次降息,同時也是近半個世紀以來Fed採取利率行動最接近美國大選的一次,對於接下來的利率決策隔外敏感,也備受全球關注。

經濟成長率、通膨率與失業率變化至為關鍵

 近期美國經濟數據顯示,9月非農就業人數的增長和薪資上升,為經濟復甦帶來了一絲曙光。然而,隨著油價和原物料價格的上升,通膨壓力依然存在。據此,不少人又在猜測,Fed再降2碼機會甚低。甚至有論者謂,Fed根本沒有啟動降息循環,或謂Fed恐受美總統大選左右。殊不知,主席鮑爾早就重申Fed的決策是基於對美國人民的服務,決策從來不會關於政治或其他任何事情,在做出決策時,不設定任何其他過濾條件。

 因而,回歸Fed中立性角度看,其利率決策還是回歸經濟成長率、通膨水準與失業率等三大關鍵因素考量。況且鮑爾已暗示,大幅降息絕非常態,強調抗通膨任務並未完成。預告未來幾個月有意繼續降息,但確切決策將取決於經濟數據,特別是勞動市場。甫公布的9月CPI年增率雖然略高於預期,但從8月的2.5%降至2.4%,是2021年2月來最低,連續第六個月下滑;另核心CPI年升3.3%,高於8月的3.2%,也高於市場預期,而9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1.8%,則持平。當然,未來幾月的通膨數據必然也是Fed降息多寡的參考指標。

 有經濟學家認為,Fed此次大動作降息2碼,是為防範經濟與就業市場進一步走弱。然而,美國勞工部於10月4日公布的9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25.4萬人,為半年來最多,失業率從4.2%降至4.1%,平均時薪年增4%。似乎又讓人聯想到「薪資-物價螺旋上升」(wage-price spiral),意謂通膨怪獸恐捲土重來,Fed有必要重新聚焦於抗通膨。

油價、原物料居高,恐加重通膨壓力

 再者,中東約占全球原油供應的三分之一,因擔心以色列攻打伊朗石油設施,可能會讓油市每天減少150萬桶供應,進而推升油價。國際油價在10月初創下兩年來最大單周漲幅後,沙烏地阿拉伯也宣布上調賣給亞洲客戶的官訂售價(OSP)。油價的上漲影響通膨率,使得Fed在考慮利率政策時不得不更加謹慎。除了油價外,其他原物料價格也在高位運行,徒使製造和建築等行業面臨成本壓力。生產成本上升,轉嫁給消費者,加劇通膨壓力,也使得Fed在未來的利率決策中必須納入這些潛在風險。除此,美國經濟若朝向「軟著陸」,也會降低Fed再大幅下調利率的必要性。

綜合以上因素,即便美非農就業數據表現良好,但油價和原物料價格上漲,加上整體經濟尚有下行疑慮,使得Fed在於11月和12月決策時必須保持謹慎。詩云:「年光似鳥翩翩過,世事如棋局局新。」吾人以為,國際政經環境瞬息萬變,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例如,Fed降息後,無論2年期或10年期公債殖利率卻反而上升,顯示投資人對未來利率及經濟動向的不確定性。

 準此,與其猜測Fed會降息多少碼,無寧持「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心態,做好利率及匯率變動的避險,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