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1008文/陳碧芬

減碳超簡單 多吃在地米

 碳費審議成為部會新聞焦點,在2050淨零排放的全球目標下,不同部會為自己管轄的事務、振興的產業或廠商,爭取最大的包容空間。

 在行政院《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中,已用最簡明的描述,固然能源及產業轉型是減碳的首要,全民的行為若因此改變,從食、衣、住、行各面向著手,改變生活型態、落實低碳生活,應有可能誘發廠商建構低碳商業模式,創造綠生活產業鏈。

 「低碳商業模式」,「綠生活產業鏈」的用字,大多數民眾感到陌生,但是換成說:「多喝白開水,少買一次性飲料杯/罐」,就感到容易理解多了。

 而「吃在地、食當季」理念,也是能讓民眾從日常落實減碳的良方,字面意思是「腳下土地生長出的天然食材,夏天不選購冬天才有的農漁產」,縮短食材運輸的食物里程,達到減少碳足跡的目標。

 因為一旦經過異地運輸,或冷藏、冷凍的長期保存,都有產出意料之外碳排的可能。

 國民旅遊中,有一種適合老小的「鄉村行」,讓小朋友赤腳踩在稻田泥土中,親手種植小菜苗,感受土地與植物的生命力;老人家則攸閒地欣賞田園,享用當地菜園河川供養的青菜小魚。這是十分適切的減碳設計,也是農業部「食物日」的三要精神:第一要「在地食材當季吃」,第二要「揪人共食快樂吃」,第三要「原型食物真好吃」。

 然而,如果在這樣的小旅行中,還是順著提供小朋友偏愛的麵包,將成為減碳過程的最大敗筆。麵包的主材料是小麥為主的各級麵粉,台灣農地產米為最大宗,台灣本島平原的小麥數量少、更難以供應麵粉的製成,主要依賴進口成品麵粉;麵包裡常放的奶油、奶製品,店家基於成本考量,也都是進口品。

 進口品是經過異地運輸,從原產地日本、歐洲、紐澳等地經由貨輪、飛機等運輸進入台灣,整條運輸線就是一個碳排放的生產線。國際組織已針對跨洋運輸的碳排產出,提出許多新要求,包括輪船的燃料需符合綠色要求,由於滋事體大,相關規範均視為長期願景。

 和台灣一樣,以稻米為主要農產的日本,今年夏天某些地方發生「令和米荒」,日本米價隨之攀升,為因應米荒,有超市祭出限購令。然而,日本民眾沒有強烈要求政府加速進口外來米,日本官方推廣米食的堅持也沒有停下來。某種程度上,日本米是日本人的社會認同,也是減碳的功臣。

 台灣米應該要有機會,成為台灣民眾對減碳的可行工具。農業部統計,全年稻米生產量約140萬公噸糙米、消費量約111萬噸,近五年的消費量甚至急速下降。

 換句話說,如果,民眾能將心境轉變,選購前多一層考量:多吃台產米食,幫助促成減碳,綠生活產業鏈也將能正向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