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1001陳厚銘■臺灣大學國際企業系名譽教授、臺北商業大學全聯講座教授

技職教育的創新與轉型

image
 ●透過創新經營模式與政策支持,打破社會對技職教育的刻板印象,實現技職教育與產業需求的無縫接軌。圖/本報資料照片

目前台灣的技職教育面臨著少子化與產業技術變遷的雙重挑戰,正是關鍵的轉型期。如何讓技職教育與時俱進,成為產業的人才庫,是當前的迫切課題。7月中旬舉行的「2024台灣技職教育年會」,討論重點便是如何將人工智慧(AI)、雙語教育與永續發展融入技職體系,培養新時代所需的技術人才。因此,透過創新經營模式與政策支持,打破社會對技職教育的刻板印象,實現技職教育與產業需求的無縫接軌,不僅是技職教育的使命,更是台灣提升全球競爭力的重要一步。

■技職教育核心價值重新定位

 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傳統觀念下,社會對藍領技術型人才的定位明顯不如白領階層。因此成績較優秀的學生理所當然以接受普通教育為優先,技職教育淪為次要選擇,甚至存在著較為負面的評價。數多年來,為迎合社會大眾的期望,技職教育看似力爭上游,課程內容逐漸調整與普通教育一致,卻是逐漸遠離了以技術學習為主要目標的技職本旨。隨著現今全球經濟結構的轉變和科技的發展,市場對技術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社會觀念應該順時改變,技職教育應該回歸本質並更升級優化,不應再被視為成績不佳學生的退路,而該是培養職場精英的關鍵途徑。

■教育轉型的國際借鏡

 日本近畿大學的發展是台灣大學教育創新轉型的標竿學習典範。該校以實務教學為教育宗旨;以人格陶冶,培養被喜愛、被信賴、被尊敬的人才為教育目標。透過其海洋研究所鮪魚養殖的成功案例與品牌推廣,至今連續11年成為日本最受歡迎的大學。畢業證書不代表成功,真正重要的是學生的實務能力和品行修養,這正是台灣大學教育的借鏡,也是台灣技職教育應該努力的方向。

 德國以雙軌制的技職教育聞名,學生可直接進入企業學習,並由企業提供專業指導,讓學業與職業銜接更具彈性。產業公會則在其中扮演樞紐角色,負責制定訓練標準並保障學生權益。嚴格的規範和企業的責任承擔,正是德國技職人才成功培育的根本。

 美國的技職教育強調學生與企業的利益共享,實施分紅機制激勵學生在學期間參與企業運營,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習動機,也讓他們畢業後能迅速融入職場。韓國的「大師高中」模式是由政府資助學生學雜費,企業提供設備、獎學金及就業機會,教職員也需要定期接受培訓,並與企業合作開發客製化課程。學生畢業後可獲得行業認可的證書,有利進入特定的行業或領域工作。

■技職教育創新模式

 為更好回應產業需求,教育部推出了「三加二新五專」模式,讓技職高中學生三年專注於技術與實務學習,之後二年免筆試直接銜接科大,實現以技術為本的學習。這樣的新模式旨在強化技高學生的實作訓練,扭轉長期以來技職教育過度重視升學,忽略實務技能培養的現象,期望能更快獲得具有實戰經驗的中階技術人才,緩解產業日益嚴重的人力短缺問題。

 台灣技職教育的未來發展,關鍵在於能否打破傳統思維,改變家長、學生和企業對技職教育的舊有刻板印象。藉由政策與制度的創新,不僅要為學生提供更多元的學習路徑與就業機會,讓技職教育成為產業與職場的重要橋樑,也要為學生增強人格鍛鍊,提升人文素養與對社會責任的使命感,讓技術人員成為可敬可信的對象。唯有透過思維轉變與制度創新雙管齊下,培養技術優秀,人格優美的幹才,技職教育才能真正發揮潛力,成為台灣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強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