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920曾志超■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

英特爾新變革難阻衰退

image
英特爾等企業透過遊說,將自身的問題歸咎於台積電上,進而要求美國政府對台積電發動反壟斷調查,建議企業應提早因應相關風險。圖/美聯社

美國晶片巨擘英特爾(Intel)近年來營運困頓,陷入五年歷史上最嚴峻危機,導致股價暴跌。日前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 向員工發出一份備忘錄中,宣布將對該公司進行包含分離晶片製造和設計業務等變革,市場肯定這些措施,股價隨即大漲。然而,這些措施是否能讓過去的半導體巨人重返榮光,恐難以樂觀。

過去英特爾曾是半導體製造技術的領導者,在先進製程上完全碾壓台積電,直到2014年台積電順利推出14奈米技術,才追平英特爾;2019年台積電引進荷商艾司摩爾(ASML)的EUV(極紫外光)設備後,更穩定的拉開雙方技術的差距。

2021年英特爾傳奇人物基辛格回歸,接任執行長一職,推動IDM 2.0計畫,欲重回晶圓代工業務,並信誓旦旦要在晶片製造技術方面趕上亞洲競爭對手。然兩年多過去,基辛格經營效益並不佳,今年股價暴跌6成,創近20年來的低點,瀕臨被踢出道瓊指數成分股的窘境。

■執行長基辛格連出四拳

搶救IDM 2.0計畫

 在此壓力下,基辛格在9月中宣布代工部門獨立、擴大與亞馬遜雲端運算部門(AWS)合作、生產國安晶片以及暫緩新廠投資等四項新措施,旋即刺激股價連日大漲,以下分別分析其成效:

首先,晶圓代工部門獨立:推動晶圓代工獨立性,有助於降低與客戶的利益衝突疑慮,並提升其經營的靈活性。事實上,英特爾已朝向這方面發展有一段時間了,但缺乏徹底作為。新計畫將晶圓代工部門成立獨立子公司,但未分拆或出售製造業務,仍在英特爾掌控之中,成立一個「營運委員會」來管理該公司。此一作法恐無法化解相關疑義,未來發展有待觀察。

其次,擴大與AWS合作:當前晶圓代工的高階製程,幾乎是台積電獨占整個市場,客戶也想扶植其他代工業者,透過競爭降低代工價格,且分散相關風險。包含微軟在內等科技大廠,都曾釋出尋求英特爾代工的意願,但囿於其技術發展延宕與良率過低而作罷。

因此,英特爾與AWS的合作並不讓人意外,尤其AWS是重要的雲端服務業者,加上人工智慧伺服器成長驚人,晶片需求量可觀。此合作倘能成功,將肯定英特爾的代工實力,證明IDM 2.0仍具可行性,有望吸引其他客戶跟著下單。英特爾雖已開始推18A製程3奈米製程,惟自身的3奈米晶片仍委由台積電生產,明年是否能順利量產尚不可知,價格也缺乏優勢。

第三,暫緩新廠投資:暫停在德國建設新晶片製造工廠,以及在波蘭封裝與測試工廠;馬來西亞先進晶片封裝廠擴產計畫,也都全面暫停。並裁減全球約三分之二的辦公室數量,且實施優退與裁員措施,預計明年削減數千個工作,並大砍超過100億美元的成本,這些舉措有助於降低其成本。

最後,生產國防晶片:英特爾是拜登政府《晶片與科學法案》的最大受惠者,美國政府已承諾給予85億美元補助、110億美元低利率貸款,還獲高達1,000億美元的25%租稅抵免。近日又根據該法額外獲得30億美元的補助,用於生產國防系統晶片的「安全保留區」(secure enclave)計畫。不過英特爾一方面獲取近200億美元的政府資源,另一方面卻在美國大舉進行裁員,引發美國國會議員批評,未來新增補助將會受到更嚴格的審視。

■台積電應防範對手

訴諸「科技民族主義」

從以上分析可知,英特爾已經實施多次瘦身計畫,對整體發展裨益有限;最受關注的代工業務處置,並未徹底切割製造部門;雖取得AWS的合作機會,但恐怕是廠商多元布局的考量,最終仍須仰賴技術與成本的能力,始能落實合作案。

本此最大的亮點,恐怕只有政府晶片補助,受惠於「科技民族主義」,獲取補助以及國防訂單,「國家養」政策只能救得了英特爾一時,英特爾還是要靠自身的實力,提升技術與生產良率,才有機會翻身。

不過在科技民族主義甚囂塵上之際,台積電也須當心,英特爾等企業透過遊說,將自身的問題歸咎於台積電上,進而要求美國政府對台積電發動反壟斷調查,建議企業應提早因應相關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