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投資人擔憂OPEC+聯盟10月起恢復部分產能將使油市供給增加,加上近期數據反映全球中美兩大石油消費國需求疲弱,油市前景蒙上烏雲,使國際油價2日持續下挫。
台灣時間2日下午17時左右,布蘭特原油期價跌落0.19美元或0.25%,報每桶76.05美元,美國西德州中級原油則下挫0.08美元或0.11%,報每桶73.47美元,兩指標稍早一度下挫0.8%。
上周布蘭特原油周線下挫0.3%,西德州原油周線則走低1.7%。
路透引述多位消息人士表示,由石油輸出國家組織與盟友組成的OPEC+,即將自10月起展開原訂的增產規畫。據悉,OPEC+的八個成員國預計在10月將日產量提高18萬桶,此為開始撤除單日減產220萬桶計畫的一部分,但其他成員國仍繼續減產到2025年底。
IG Markets分析師席卡摩爾(Tony Sycamore)表示,「市場對於OPEC自10月起會進一步提高產量感到擔憂。然而,我認為這結果取決於市場價格,就是當西德州中級原油價格比較接近每桶80美元、而非接近70美元的時候,這才會發生。」
儘管利比亞石油供應中斷、加薩衝突使中東情勢緊張,但仍不敵市場人士近期對中美兩大石油消耗國的需求疑慮,使國際油價在過去連兩個月收黑。
中國大陸官方8月31日數據顯示,8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降至六個月低點,增添市場對石油需求前景的悲觀情緒。席卡摩爾指出,「上周末公布的中國PMI數據凸顯中國經濟恐怕無法達到成長目標。」
美國的石油需求也出現疲軟。美國能源情報署(EIA)8月31日發布,美國6月石油消費放緩至2020年疫情以來的最低季節性水準。
澳盛銀行分析師表示,中、美經濟出現不利因素,預料2025年經濟成長將趨緩,「OPEC將別無選擇,如果希望油價更高,就只能延後進行逐步取消自願減產的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