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829社論

內閣施政的藍圖與畫圖

image
卓內閣成立至今已滿百日,期間部會常提一些有創意的想法,但令人不解的是,這些響亮的目標如何達到?部會也只有一些模糊說法,而沒具體的策略。圖/本報資料照片

 過去行政院施政,總要告誡部會的計畫別淪為「牆上掛掛,紙上畫畫」的虛空計畫。自5月20日卓內閣成立至今已滿百日,期間部會常提一些有創意的想法,什麼境內關外、數位牧民、鮭魚返鄉、什麼AI兆立方、2028年人均GDP超過4萬美元,人均GDP超越以色列等等。然而令人不解的是,這些響亮的目標如何達到?部會也只有一些模糊說法,而沒具體的策略。

就以經濟部長郭智輝提出的「境內關外」而言,其想法是要把台灣內需市場擴至日、韓、菲、越南等國的4億人口,把台灣打造成美食、免稅精品集散地的「台灣名品之島」,每年吸引這些國家3%的人口來台消費。然而,以台灣今日之處境,兩岸關係如此緊張,英國《經濟學人》幾年前還直接點名台灣是地球最危險的地方,這些最根本的問題不解決,境內關外不就成了「牆上掛掛,紙上畫畫」的空談嗎?

再如,國發會日前提出的四年國家發展計畫(2025~2028)擘劃四年後的願景,所訂的經濟成長率2.8~3.6%,以高推估而言,人均GDP要從今年33,610美元達到2028年42,787美元,平均年增率6.2%。然而,依四年計畫,平均經濟成長的高推估也只有3.6%,兩個成長率的差距不小。根據過去40年的資料,當較低的經濟成長要創造較高的人均GDP成長,需具備兩條件:一是台幣匯率顯著升值,一是物價漲幅不能太低;然而匯率升值、通膨升溫皆非好事,前者會降低出口競爭力,後者會削弱薪資購買力。國發會究竟在匯率及GDP平減指數(deflator)作了什麼假設?這樣的假設在動態聯立的總體模型下,對經濟又會帶來什麼影響,在在需要進一步申論,否則4萬美元的人均GDP願景豈不又成為「牆上掛掛,紙上畫畫」?

遙想美援於1965年停止之前,政府於1960年研擬「十九點財經改革措施」以為因應,當年舉國缺少資本,沒有資本難以進行建設、也無法發展產業,而美援一停自然是雪上加霜,因此「十九點財經改革措施」非常明確就是要「鼓勵儲蓄,節約消費」來籌資進行建設、帶動產業投資,這個計畫後來也催生了「獎勵投資條例」。當年不像今天有網路平台,讓國人瞭解獎勵投資條例有一定難度,為此政府還邀兩位畫家,用漫畫把政策的觀念表達出來,這樣的政策從研擬、規劃、立法、宣傳一一有系統的推出,最後這個政策促進了民間投資,讓台灣經濟得以起飛。1960年台灣一年實質固定資本形成只有426億元台幣,1970年這一年已達2,040億元,隨著投資遍地開花,生產、出口急起直追,十年之間台灣平均每年經濟成長高達10.3%,這個改變台灣經濟的計畫,自然不是「牆上掛掛,紙上畫畫」的虛空計畫可以相提並論的。

再看1995年經建會所提的「發展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計畫,從發展亞太營運中心的意義內涵,如何調整政府職能、如何以市場機能取代政府管制、正視兩岸經貿的競爭性與互補性以共存共榮、相關法律如何配合修訂,皆在計畫裡詳細論述。這項計畫在展望中指出:「預計在公元2000年以後,由於亞太營運中心計畫的加速完成,無論是制度法令的健全還是硬體設施的建設,均已完備,我國將以嶄新的面貌迎接21世紀的到來。」當年政府的施政氣魄,於計畫字裡行間,處處可見,這個施政藍圖自然也不是「紙上畫畫、牆上掛掛」的隨興計畫所可以比擬的。

新閣上任已逾百日,雖時有描述願景,也有提目標,口號也響亮,然而每個計畫都流於表象,相關數字也不夠嚴謹,有時還不知所云。譬如說,台灣人均GDP過去比的總是四小龍,而近日經長郭智輝、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又忽然說未來期待超越以色列,這些談話實在有點無厘頭。

最後,我們要指出的是,不論是1960年政府研擬的「十九點財經改革措施」、1995年經建會提出「發展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都是回應當年困境所提的計畫,詳實而完整。如今台灣最大的困境在於經濟發展的不均衡,迄今內閣卻少有完整的方案,沒抓住這個重點,儘提一些不知所云的計畫及放煙火式的想法,這是內閣的治理危機。想想,當政策只淪為「紙上畫畫、牆上掛掛」的畫圖,而非嚴謹的藍圖,施政豈能成功?此理至明,願決策當局深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