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823黃于庭/台北報導

惠譽:壽險因應新制 首重強化資本

台灣評等AA、展望穩定,AI帶動今年GDP成長至4.0%

image
台灣壽險業迎新制挑戰,惠譽:需加強資本及財務抗壓。圖/freepik
惠譽信評觀察台灣壽險業情形

 台灣壽險業將面臨2026年實施的在地化清償能力制度(ICS),以及會計準則(IFRS 17)新制壓力,惠譽信評亞太區保險評等資深副總經理吳傑佩指出,壽險業需積極提升自有資本及財務抗壓能力,以應對利率敏感度的影響;同時,惠譽信評上週確認台灣的評等為AA、展望穩定,並指出全球AI發展可帶動台灣今年GDP成長至4.0%。

 為增加資本彈性,金管會3月開放壽險業透過成立特定目的境外籌資事業(SPV),於境外發行具資本性質的債券,國泰人壽成為首家成功在海外發行6億美元債券的壽險公司,這不僅拓展投資管道,也優化其資本結構,減少對台灣資本市場的依賴。吳傑佩提到,此舉吸引了來自香港、新加坡、歐洲等國的投資者,增加了台灣壽險市場的國際曝光度,促進投資基礎的多元化。

 吳傑佩強調,並非所有壽險公司都適合進行境外發債,目前台灣主要六大壽險公司的財務槓桿皆屬合理範圍,但境內外發債增加可能進一步提高槓桿,對資本結構產生影響,壽險公司需謹慎評估風險承受能力,避免過度依賴發債來補充資本。

 根據壽險公會統計,今年上半年總保費年增2.8%,初年度保費收入年增13.1%,吳傑佩解釋,儘管預期今、明年總保費收入不會有雙位數增長,但對比2019~2023年幾乎都是負增長,今年市場已有顯著回升,可能有更多壽險公司將致力於可持續的高價值業務成長。

 大型壽險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淨利有所回升,但獲利能力改善的持續性仍需觀察,壽險業約有70%的海外投資,使其易受到資本市場波動和匯率風險影響,外匯避險管理是壽險公司獲利能力關鍵因素之一。

 另可觀察到市場對健康險和長照險需求顯著增加,去年健康險年增10%,今年上半年約6%。吳傑佩認為,為配合未來制度,壽險公司重點銷售將放在健康、保障型及長期期繳保費產品上,提升新契約價值並對獲利做出貢獻。

 台灣評等方面,惠譽信評亞太區主權評等主管Thomas Rookmaaker表示,因全球AI蓬勃發展帶動其高科技產品出口激增,台灣近期成長前景強勁,預期今年實際GDP成長率將從去年的1.3%上升到4.0%,明年放緩至2.7%;同時,惠譽信評上週確認台灣的評等為AA、展望穩定,反映強勁的外部資產負債表、審慎的財政管理政策及具競爭力的經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