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813張漢驊/綜合報導

朱民:去全球化墊高成本非好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副總裁、中國人民銀行前副行長朱民指出,「脫鉤」或「去風險化」是「去全球化」的一部分,這不僅會增加雙邊成本,也並非好事。隨著中國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提升,中國將可找到與其他國家的和平共存之道。

 朱民日前接受英文中國日報專訪,針對美中貿易戰下,美國為去風險與大陸經貿脫鉤,以及美歐為反制大陸補貼電動車而開徵關稅等熱門議題,提出看法。

 朱民指出,脫鉤或去風險,都是「去全球化」的一部分,不是好事。他解釋,中國原本是美國最大的進口國,現在落到了第四位,其實許多中國的出口產品都繞道墨西哥做轉口貿易,再出口到美國,這不僅增加了美國的成本,對中美雙方都不利。但他樂觀認為,情況會逐步轉變。

 針對美國及歐盟放大檢視中國對電動車的補貼政策,朱民強調,中方做法與國際間一致,中國並非補貼電動車生產商,而是補貼購買電動車的消費者可以獲得稅務寬減。例如消費者可以買比亞迪,也可以買特斯拉,但沒有補貼某個特別企業。朱民還說,中國電動車的優勢,是源於技術進步及管理效率提升。他進一步表示,過去幾年,中國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持續提升,各國將逐漸認識到這一點,「當然,中國很大,我們需要找到一種方法,與其他國家合作,看看大家如何一起合作和生存,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

 朱民指出,大陸正轉向新增長模式,更注重國內消費,伴隨政策確保居民收入增長快於GDP增速、服務消費產業的巨大發展潛力釋放,大陸消費正在回升,且會保持強勁增長,強調「中國有能力實現(增長動能的)平穩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