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809文/陳碧芬

想賺自然碳匯 現在還找不到門

 2050淨零減碳大目標當前,國際間推出許多新規定,政府部會、企業都需跟上腳步、付出新的成本,一般民眾也要調整消費行為,例如日常生活中的塑膠袋使用,不利於淨零,所以向市場店家索取塑膠袋至少要1至2元,是消費購物的新增成本。

 值得思考的是,當大家付出成本、尋求減碳時,是有機會反向賺入自然碳匯。像在大海鑿井、深山挖礦般,從大自然環境找出有助於經濟條件的資源。以台灣中央山脈、四面環海的地理條件,潛在的機會十分龐大,粗估農林業有逾600萬噸的自然碳匯產出,能部分抵銷工業部門的碳排。蘋果公司在同樣邏輯下,募資2.8億美元向亞馬遜雨林購買碳匯,對巴西來說就是一筆大收入。

 台灣的總碳排放量,近5成來自工業部門、和牽涉人數最多的交運輸部門,這兩大部門支撐了台灣經濟與生活的雙主軸,要推動國際趨勢的減碳工程浩大,更可轉身求助碳排量低、又有大量自然碳匯的農林業。

 邏輯上看來,這是一個完整的互補生態,常傳出企業界獵林購地、和民間林地主合作,想大賺自然碳匯,至少能為企業創造ESG利多。但就目前台灣的實際狀況,中間的斷點非常多,想賺自然碳匯,現在還找不到門。舉例說,其一,自然碳匯計算方法論沒有共識:環境部二審農業部的森林經營碳匯計算方法7月中旬未通過,環境部沒有接受農業部的方法論,據悉缺少了台灣本土參數,只有國外模型和國外資料庫推理的結果,一切都是空談。

 農業部已向中央研究院求助,拜託中研院等單位,用台灣參數、科學方法建立自然碳匯監測、驗證方法。這是一個和時間賽跑的學術研究,但也極不容易在有限時間內完成。

 其二,試行對象並不開放民間林地:財政部國產署以國有土地引進自然碳匯產業的作法,目前只開標二塊地;農業部林業署也有另一個媒合平台,上有13筆合格土地適合碳匯開發,也都限於國有地。

其三,民間林地植樹資料追溯驗證難:這和第一點的方法論有關。官員傾向最容易的「一次歸零」計算法,國有林地已要求全新種植樹木才能納入自然碳匯的規範標準,民間林地大多數缺乏和官方林業單位往來的記錄,數百公頃的林地在主管機構官員眼中,似無自然碳匯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