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801社論

日銀升息步步為營 日圓走勢仍存變數

image
圖/本報資料照片

日本銀行(央行,簡稱日銀)7月31日如預期升息,政策利率上調到0.25%,同時公布縮減收購日本公債的計畫。除了考量物價,「阻貶日圓」更是日銀3月結束負利率後進一步升息的主因。此一決策公布後,日圓出現「先升後跌再升」的劇烈震盪走勢,顯示投資人多空拉鋸,日銀能否順利扭轉日圓長期走貶的趨勢,仍待觀察。

日銀此次再度升息0.15個百分點,有專家認為「升幅」不夠鷹,仍難以有效縮減日本和美國等其他主要國家的利差,且日銀計劃每季縮減購債的規模,也低於預期,進一步限縮了日銀升息的鷹派程度。不過,也有專家認為至少日銀「不鴿」了,未來勢將持續升息,可望助攻日圓升勢。

除了觀察日銀由鴿轉鷹的力度,國際市場也時刻緊盯美國這隻「真老鷹」轉鴿的進程。特別是日圓匯價很難避免受美元走勢影響,單靠日銀貨幣政策獨木難撐大樑,更不足以扭轉日圓長期走勢,因此,日銀除必須更鷹派、下手更重外,美國聯準會(Fed)政策方向轉變及其力度,也攸關日圓後續走勢。

回顧這波日圓貶勢是從2021年底開始,統計自2021年12月至今年6月底,日圓從113.62日圓跌至157.93日圓,貶值幅度高達28%;日圓對歐元也下跌24%。同一期間內,人民幣、新台幣和韓元對美元跌幅約12%~14%,日圓雙倍於其它亞幣的貶值速度,確實可說是怵目驚心。

日圓表現弱勢積重難返,日銀想要力挽狂瀾並非易事。最主要的原因是,造成日圓貶值的因素錯綜複雜,除了日本長期低利政策與美元等外幣產生的高利差,日本經濟基本面其實也未見強勁好轉,日圓之所以可在7月10日跌至162日圓後出現一波反彈,最大的利多其實就是跌深,而非日圓走勢出現轉折。

如果要治急病,下猛藥確實是一招,但若要解決宿疾,重點還是調理身體、必須一步一步來。日銀貨幣政策也是如此,短期採取鷹派措施或大動作干預,或有可能讓日圓短暫止跌回升,但長期日圓若要擺脫弱勢,終究還是要回到日本的經濟基本面,不可能僅靠升息這帖特效藥。

就經濟成長動能來看,日圓先前大幅貶值推升了進口價格,但觀察日本消費及投資需求仍低;比較正面的數據,是薪資上漲及汽車產線恢復正常運作,有助提振日本經濟成長動能回升。儘管如此,包括台灣央行在內的主要機構,都預期今年日本經濟成長率約僅0.8%,明年可能也只有1.1%。

至於物價方面,日本今年5月起陸續終止對電費及瓦斯費的補助,並提高再生能源附加費,但食品類價格漲幅有放緩之勢,主要機構預測今年日本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增幅約2.4%、明年推估為2.2%,即日本目前看似已走出通縮陰霾,但也還不到日銀必須強力升息抑制通膨的地步。

特別是國際市場政經變數仍多,日銀推動貨幣政策持續正常化的時程和其效果,也難免受到外在環境干擾或抵銷,例如美國和歐洲的貨幣政策目前看來都仍保守且具不確定性,若主要央行政策走向持續分歧,勢必影響國際資金流向,進而導致全球匯率大幅波動。

此外,中美角力及地緣政治風險升溫,也難免對跨境貿易、資本及勞工技術等流動產生更多限制,加劇全球經濟零碎化發展。今年11月5日的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更將對全球政經發展帶來關鍵影響,主要是美國經貿政策如果轉變,除了衝擊相關產業營運,勢必也會影響全球經貿發展。

像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近日數度強調,希望美元貶值以提高美國外銷競爭力,更直言強勢美元對美國製造商和其他人來說是「災難」。美元匯價和美國貨幣政策當然並非川普說了就算數,但由此也可見國際匯市的變數眾多、暗潮洶湧。

 更何況,國際資金流動速度較過往更快、金額也更大,加上投機資金的自主性更甚過往,投資管道又愈來愈多元,央行貨幣政策和傳統利差對引導匯率的有效性已逐步弱化。以日銀為例,政策力度不足難讓日圓振衰起敝,過度下猛藥又恐有反效果,只能選擇步步為營、且戰且走。